<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zhenguanhanxu-dayanxiaojinyu&bookmark=443"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第443章
李靖在牢房裡面請侯君集吃飯,侯君集很感動,也很激動,畢竟,已經誤會不少年了,現在在這裡,總算是冰釋前嫌,也算是了卻了心中的一個遺憾。
兩個人在裡面吃了一個來時辰,李靖才讓侯君集回去了,自己也是出了刑部大牢,此刻,李靖也是有點微醉。
第二天,韋浩的奏章一大早就送到了,王德親自在宮門口盯着,看到了奏章送過來了,馬上就送過去給了李世民,李世民也是在上朝前,先看了奏章。
“也不知道王德在等什麼奏章,看着這個家丁,應該是韋浩府上的!”房玄齡對着身邊的蕭瑀說道。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嗯,可能是韋浩有什麼主意了吧,陛下老是讓慎庸出主意!”蕭瑀聽到了,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房僕射,你估計是什麼事情?讓陛下如此重視?聽說,昨天上午,陛下可是出宮了,讓慎庸陪着的,去了一趟刑部大牢!”旁邊的魏徵也是開口問了起來。
“那就不知道了!今天,可要討論任命兵部尚書的事情,另外,有消息說,這次兵部尚書可能是李孝恭,而監察院那邊,可能要蜀王負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蕭瑀馬上看着房玄齡問了起來,這樣的消息也只有房玄齡知道,其他的人,是沒辦法提前知道消息的。
“嗯,現在還不好說,陛下是有這個意思,但是具體能不能任命,還不是要看大家的意思,如果大家都反對,那就沒辦法,如果大家沒有意見,那估計就差不多了!”房玄齡點了點頭說道,
此刻,他身邊的那些大臣,也是想着房玄齡說的話,反對,大家可不敢反對,畢竟,陛下定下來的事情,如果反對,那就需要有正當的理由,可是,大家對於蜀王擔任監察院的負責人,也是有點擔心的,蜀王到底懂不懂監察院的事情,
第二個,如果蜀王擔任了,會不會開啓朝堂當中的打擊報復,才消停了六年,又要開始鬥嗎?這樣大家也很累的。
“陛下不該這麼早把蜀王叫回京的!”一個大臣感慨的說道,誰也不想到時候朝堂當中,分爲兩派,大家就是天天爭鬥着。
“陛下有陛下的考慮,我們就不管這個了,監察院的人選,大家如果不同意,那就需要推舉人出來,而且需要更多的人同意,如果沒有,那就不要說了!”房玄齡提醒着他們說道。
“推舉誰?”一個大臣直接開口問了起來,其他的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知道該推舉誰,其實現在有很多人是有資格擔任這個職位的,但是陛下未必會同意啊。
“衆臣上朝!”就在他們討論的時候,王德從甘露殿出來了,大聲的喊着上朝,
接着甘露殿大殿大門打開了,那些大臣開始按照順序進去,李承乾和蜀王兩個在前面,接着就是河間王和江夏王,然後就是房玄齡他們,進入到了大殿後,他們找自己的位置坐下,
沒一會,李世民過來了,行禮完畢後,李世民讓那些大臣們坐下,自己則是拿着一本奏章,就是韋浩寫的,交給王德去念,
是關於讓那些判流放的官員家屬,全部放到了煤礦去挖煤去,讓他們勞動十年左右,就放他們出來,主要的是彰顯陛下的仁慈,
王德唸完了奏章後,那些大臣都是傻眼了,之前可是沒有這樣的消息的,誰也不知道,韋浩居然建議陛下這樣做。
“諸位,可有什麼意見,一起說說,這是慎庸一大早送來的奏章,朕看了,還不錯,不過,這需要大理寺和刑部這邊認真的考慮一下,是不是合適?”李世民坐在那裡,開口問了起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陛下,臣認爲合適,慎庸在奏章裡面都說明白了,我大唐人口本來就不多,如果在嶺南那邊,可以說,他們九死一生,可是如果去挖煤,他們的衣食住都是朝堂負責,他們只需要挖煤十年即可,
臣認爲,就該如此,這些人,如果去煤礦挖煤,那麼,十年後,他們出來,還能夠娶親生子,還能夠增加人口,陛下,此時,臣認爲妥當!”刑部尚書江夏王站了起來,拱手說道。
“嗯,刑部尚書這邊沒意見了,諸位呢,你們有什麼意見嗎?”李世民也開口問了起來。
“陛下,臣沒有意見,不過,慎庸寫的,可能也不是那麼全面,還需要刑部和大理寺這邊,一起商量着具體的服刑年限,比如說,什麼樣的犯人,可以在煤礦服刑,什麼樣的犯人,是不能去的,這事要規定清楚了!”房玄齡站了起來,對着李世民說道。
“房愛卿老成謀國,確實是需要規定清楚,這個還需要諸位大臣一起商議纔是!”李世民聽到了後,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此舉若是能夠施行,天下百姓莫不爲陛下歌功頌德,讚揚陛下仁慈友善!”蕭瑀此刻也是站了起來,對着李世民說道。
“先不說這個,此事的功勞,還是慎庸的功勞,慎庸說的對,尤其讓他們去死,還不如讓他們在煤礦挖煤,還能爲朝堂做貢獻,一年也能夠爲朝堂節省不少的開支,主要是,慎庸說,大唐的人,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能不殺,就不殺!”李世民坐在那裡,微笑的看着下面的那些人說道,那些大臣也是點了點頭,
今天那些大臣,也是出於意料的沒有反對韋浩的奏章,那些大臣心裡也是清楚的,此事,也是涉及到他們的利益的,誰知道自己以後犯了什麼事情,到時候萬一自己的家屬也是流放呢?那多可悲?現在好了,不用流放了,直接去煤礦幹活,雖然沒錢,但是能夠吃飽,穿暖,能夠活着,十年就夠了,多好?
“嗯,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此時刑部牽頭,所以大臣都可以上書,寫出你們的建議出來,另外,中書省這邊馬上派人抄錄,送到所有的刺史,別駕,縣令的手上,讓他們也上書寫出自己的意見,爭取在立秋這天,把這件事定下來!”李世民坐在那裡,開口說着。
“吾皇聖明!”那些大臣馬上拱手對着李世民說道。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嗯,這裡還有第二本奏章,也是慎庸寫的,估計你們也喜歡,王德,唸吧!”李世民接着開口說道,
那些大臣聽到了,再次奇怪了起來,不過心裡也是羨慕韋浩,如此被陛下重視,也沒有誰了,關鍵是,今天上朝念韋浩的奏章,韋浩居然不來,陛下還不過問,可見韋浩有多受寵。
而等王德唸完了,要給那些縣令加俸祿,給那些地方官員加俸祿的時候,那些大臣也是傻眼了,韋浩在奏章裡面說的非常清楚,縣令窮了,他們就會想辦法搜刮民財,如果縣令富裕了,他們不爲錢發愁了,那麼他們就會一心爲百姓做實事,
同時,一旦發現了貪腐行爲,瀆職行爲,那麼懲罰力度就更大,不但有可能要掉腦袋,而且往後他們的子女五代,都不得參加科舉,不得入朝爲官,這篇奏章唸完後,那些大臣都是很安靜。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