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黎斟酌了片刻才说到:“未来商业发展会从线下发展为线上,近几年科技的发展都看得见,手机越来越智能化多功能化。
假以时日大部分商业行为都可以在网上来完成,当然了线下实体是根基。”
陈黎说的很笼统,太详细了那简直不正常,他尽量表现为一个比较有商业天赋的十九岁年轻人。
看似跟张友炜谈及的创业板并无太多关联,实际上张友炜是做投资的,陈黎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比较看好科技发展。
尤其是手机网络这样科技,所以张友炜听了陈黎的回答也是点了点头,还是比较满意陈黎的回答的。
他这个身份接触得比较多,国内发展趋势还不明朗,但是国外已经在大力发展这方面的科技,追求智能化科技化。
“不错不错,小陈的简见解十分独到,有没有兴趣在科技行业发展,我可以给你投资。”张友炜满意的说到。
陈黎想都没想便说到:“谢谢张叔的好意,我的家具公司才起步,还是好好的把本职工作做好,不敢想太多。”
陈黎这番话让张友炜更加欣赏他,他刚刚那句话也是对陈黎的一种考验,如果陈黎答应了他也会投资,只是陈黎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就会低很多了。
叫的上名字的富豪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核心产业,不会东打一枪西打一枪。
毕竟人的经历是有限的,比如后世称霸青少年世界的企鹅,就是围绕聊天交互软件建立的网络帝国。
马爸爸的产业也是围绕购物金融来打造的,都有各自的核心。
陈黎的家具产业就是他的核心,想要打造庞大的家具帝国,还需要向媒体、物流、科技方面发展。
他的产业本身是一只鸟儿,其他相关产业就是他的羽翼,羽翼丰满才能飞的更远,产业本身强不强大决定了他的家具产业最后是一只麻雀还是一只凤凰。
关于未来发展陈黎向张友炜讨教了一番,也是受益良多。
等跟张友炜讨论完毕,张青鸿笑着说到:“我年龄跟黎哥差不多大,我还在读书,你都已经创业了,实在是让我羡慕啊!”
“青鸿说笑了,你学的越多起步越高,不像我花了半年时间才走到这一步。”陈黎说到。
闻言张青鸿很想说:“谢谢,又被打击到。”
半年时间发展到资产上亿,还想怎么样?成为首富不成?
被陈黎噎了一下的张青鸿愣了片刻才说到:“黎哥,你再这样会没朋友的,对了,你创业的时候投入了多少资金呢?”
投入资金算下来一百万左右,要不是因为第一家厂子所在的太和村的村支书出来搞事情的话五十万就够了。
“投了一百万,不是很多。”陈黎如实回答到。
“哇,天啊!半年时间翻了一百倍!”张青鸿站了起来一脸惊奇的大声说到。
张友炜是知道陈黎现在身家的,所以张青鸿知道也不奇怪,听了张青鸿的话陈黎也才刚刚反应过来自己半年时间一百万的本钱已经翻了一百倍有多了。
张友炜也很是惊讶,他投资这么多年都没有做到半年时间翻一百倍的事情。
造这个趋势下去岂不是年底陈黎资产就能达到一百亿?
其实并不是这样计算的,陈黎的家具基本上在川省达到了饱和,同时因为越来越多的家具厂成立导致价格降低,陈黎的利润也在降低。
想要继续高速发展需要拓展新的市场,利润低了需要靠销量去支撑,想要销量提升那么就不得不扩大厂子规模。
这么算下来想要达到百亿身家不是短短半年时间就能达成的目标,市场变数太多,陈黎只能把握住大方向,以他的远见来支撑想要达到百亿身家也最少需要三五年时间。
“比不得张叔啊!”张青鸿的表现让陈黎有些尴尬,你好歹是个超级富二代好么?能不能优雅淡定一点。
张青鸿这个人算是一个品质出身都还不错的富二代,至少陈黎做客这段时间就看得出来张青鸿并不是纨绔子弟。
也许在张友炜眼中给张青鸿买辆法拉利,跟普通家庭买辆自行车是一样的。
张青鸿最后还是买了法拉利,就在车库停着,陈黎下车的时候瞧见了,红色的崭新的法拉利,八九不离十就是张友炜买给张青鸿的。
“我要向黎哥多多学习!唉,在等一段时间我就要去国外上大学了,再回来都是几年后了。”张青鸿摇着头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