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假装勉为其难的答应,心中却不由暗暗叹息。
她原以为雪雁是坚决想要留下来的,而紫娟则一直对焦大哥敬而远之,所以那晚才安排雪雁服侍焦顺,想着若是自己最后还是要远赴苏州,便只带上紫娟几个,将雪雁托付给焦大哥,也算是遂了她的念想。
然而看现如今紫娟的表现,明显是对那晚没能侍寝而耿耿于怀。
或许……
是自己真的不会相人吧。
正感慨着,忽就见藕官托着个小匣子快步走了进来,一进门便道:“姑娘,方才拉车的徐大哥送了件东西来,说是焦大爷托医馆那边儿转给他的。”
托医馆转过来的?
林黛玉起初并未在意,只当是焦顺又为她寻了什么滋补润肺的好药材,不想打开来一瞧,里面却是本墨香扑鼻的新书。
她疑惑的取出来端详,却见封皮上写着五个大字《傲慢与偏见。
前面那‘傲慢’二字,无疑触动了林黛玉敏感的神经,她微微蹙起眉秀眉,正待翻开来细瞧究竟,忽听紫娟提醒道:“姑娘,下面还有一封信呢。”
林黛玉移开手里的书,果然发现书匣底部还放着一封信,信封上写的是‘苏姑娘亲启’。
拆开来一目十行的扫了个大概,她这才明白那封皮上的书名,其实与自己并无半点瓜葛——至少明面上是如此。
按照焦顺在信里的说辞,早在前年第一批工读生入学后不久,他便托人从欧罗巴采买来不少书籍进行翻译。
不过因为当时夏朝这边都是坐商,真正出海远洋的凤毛麟角,进度一直十分迟缓,直到后来史鼎做了驻欧罗巴公使,远洋贸易也逐渐兴盛,这事儿才逐渐变得顺遂起来。
从四月开始,陆陆续续就有欧罗巴的着作被翻译出来,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工科方面的内容。
至于这本《傲慢与偏见,则是焦顺借住权势小小任性了一把,临时加塞翻译出来的注:酒楼宴请第二期毕业生时,曾做过铺垫,被骂太水……】。
这本书出版于十几年前1813年】,作者是欧罗巴最出名的女性作家,论辞藻虽不如我朝文人华丽,但胜在内容朴实生动,又是以一群女性为主要角色,描绘出了乌西国的风土景致、世态人情。
初版只刊印了四本,一本留在工学作为底稿,一本日前送给了史湘云,一本焦顺准备带去寿宴上送给探春,至于这第三本,自然是送给林黛玉做解闷之用的。
看完了信,林黛玉摩挲着那本《傲慢与偏见,心中是五味杂陈。
焦顺这般举动除了温柔体贴之外,也是暗示他会将黛玉当做与探春齐平的存在——史湘云作为原配还要略高一些,所以也是最早得到这本书的。
“姑娘。”
正思绪飘飞,雪雁忍不住问:“这本书里到底写的什么?焦大爷又为何要托人专门给姑娘送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红楼如此多骄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红楼如此多骄泽雨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