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六早上,冯伟豪从宿舍中醒来,己是旭日临窗。同宿舍的同学离校不是很远,都在星期五下午下课后回家去了,只有他和肥仔福二人在宿舍留宿。
肥仔福星期五下午没有回家,是因为下课后,张小英特意对他和冯伟豪说:“这个周末,她爹娘想请他和冯伟豪到她家去吃个饭,以表救治之恩。”
冯伟豪见她盛情拳拳,不忍推却,便点头答应了,肥仔福也拍着胸脯说,“我一定负责把班长带到你家。”
冯伟豪洗漱后,见时间尚早,便对肥仔福说:“我们还是先到校门外走走,再去张小英吧。”
“嗯。”肥仔福边刷着牙,边点点头。
步出校门,他们信步在学校郊外,一路上,秋风送爽,一行大雁在高天飞,秋蝉的鸣声清脆入耳。
不知不觉中,肥仔福带着冯伟豪来到马王寨与丁家村交界那条小河桥边。
桥头旁边有一座凉亭,冯伟豪站在亭上放眼远望,但见金秋季节,广袤的田野稻谷一遍金黄,秋风吹拂,翻起层层金色的波浪;稻田间农民挥镰收割;远处传来几声欢笑、几声雁叫,古意新韵,一派秋收繁忙景象,令冯伟豪心情舒畅,陶醉满怀。
冯伟豪信步于小河两岸田野间,悠然自得欣赏田野风光,被一河两岸田野的热闹场面所吸引。
凉亭位于兴新一中五里地的南端。凉亭是因三国时代东吴大都督周瑜曾到丁家村拜会丁奉,曾在亭中驻足而得名,凉亭设置年代悠久,亭内有历代文人墨客题留之楹联碑刻甚多,乃文人墨客郊游必去之处。
凉亭四周水稻广袤十余里,俗呼“眼穴洞”,是兴新市内主要农作区,南面通往兴新一中、州背村背荒山,为重要牧场。
在州背村有一户人家,先生姓苏,名志浩,去年底娶邻村叶小兰为妻。
叶小兰为人贤慧,对家公、家婆尤其百依百顺。可叶小兰的家婆对她却百般刁难。
这天上午,苏志浩一家正在田里忙着收割稻谷。
苏志浩他娘亲割完一块田后,站起来身来,抬头看了看头顶上的蓝天,对媳妇说:“家嫂,时候不早了,你回去做饭吧。”
叶小兰听到家婆叫她回去做饭,本能地“哦”了一声。因为她自去年底嫁到苏家后,还未下厨做过饭,不知煮多少米为好。
家婆见媳妇这副惘然的样子,有意刁难她说:“你现在就回去煮饭,到时把饭送过来。”
叶小兰问:“阿妈,煮多少米呀?”
家婆说:“一升半,二升半,三个半升四升满。”
“阿妈,那煮什么菜呢?”叶小兰又问。
家婆瞪了她一眼,阴沉着脸:“无苗萝卜蒸通心竹;过山叫炒皱面母。”
最后,她家婆又说:“午饭挑经闹人堂门口过,在浪伞地用餐。”说完便到另一块田去收割了。
这一下,可难住了叶小兰。
因为如果解不开此“谜”的话,今天的饭、菜便无法做,也无从送到。
叶小兰闷闷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见前面肥仔福带着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子正朝她这边过来。
肥仔福在路上遇见同村的叶小兰,便放慢脚步打招呼:“苏嫂好。”
叶小兰也礼貌地说:“阿福好。”
肥仔福向叶小兰介绍:“他是我的同学。”
冯伟豪未待肥仔福说出他的名字,他见叶小兰闷闷不乐,便开口问道:“苏嫂,你好像有什么心事?”
叶小兰见问,便一五一十地把她家婆的话全盘托出。
于是,那个冯伟豪一一向她解答:
一升半,二升半,就是一个升半加二个升半就等于四升半,再加上三个半升正是六升,最后加上四升满,不就是十升吗?你煮十升米肯定没错。
叶小兰听后高兴极了,又追问道:“那叫我炒什么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