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宝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去了,只不过让他们潜伏在那里。”
王用汲迟疑了片刻,问道:“这几家在蒲州的风评如何?”
听了这话,董大宝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沉吟了片刻,无奈的说道:“可以说是非常好,平日里修桥补路,他们都抢着做。”
“对家里面的佃农也非常好,丰年减租,灾年免租;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他们也会派郎中过去看。家里遭了事,他们也会出手帮忙。”
“如果家里有读书的人,他们也会资助。如果有人读书读得好,他们会收到自己的名下来教导。为此,他们甚至还创建了自己的书院。”
董大宝一边说着,脸色也越来越严肃。
王用汲的神情也变得有些无奈。
这种情况他也听说过也见过,当初皇帝就讲过,这是一种团结利益集团最好的方法。
对于本地百姓来说,官僚资本集团就是最好的领导者。
对于本地的读书人来说,他们都是读书上的前辈,对自己有提拔之恩。同时还给过自己很多好处,帮自己照顾家人、给自己田地和钱,甚至媳妇都是人家帮忙娶的。
在这些人看来,他们都是天下最好的人,在本地的声望甚至比朝廷都要高。皇帝说一句话未见得好使,他们说一句话很可能就会好使。
甚至是几代人攒下来的名声。朝廷要动这样的人,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一方面证据不好收集,另一方面则是在当地动手很容易引起当地的民乱。即便是最后把人抓了,很可能也会把朝廷的名声搞臭了,甚至会让朝廷失去一个地的人心。
这也是官僚资本捆绑的目的所在。当然了,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稳固根基、培养人才。
传统的地主或许在这方面投入差一些,他们更多的是压迫。可是对于官僚资本来说,他们在这方面投入向来都是舍得的,毕竟自己下面的人也是自己家的人才来源。
能读书的,跟着家人去读书;不能跟着读书的,就学着做买卖。家里面的伙计、掌柜的全是本乡本土的人出身,这样的人用着放心。
他的家人还在自己家乡里,有什么事的话还能拿捏得住。这也是官僚资本主义集团发展成乡党的很重要一个原因。
毕竟在这个时代交通不方便,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在的这个县,一切的一切都是官僚资本说了算。
这样的情况,就是最难对付的一种情况。
王用汲看了一眼董大宝,迟疑了片刻说道:“能不能联系那些人?”
王用汲嘴里面的那些人,其实就是皇帝养的外务府和那些到处散布流言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回到明朝做仁君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回到明朝做仁君泽雨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