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勉强能够和赵洞庭前世的高中生相比。当然,学的肯定没有前世高中那么全面。
毕竟,现在大宋很多初学、进学的知识都是根据赵洞庭的记忆编撰的。
他就算是个学霸。也不可能将前世小学、初中学的知识全部复原。
那是多少人、多少年才积累起来的心血结晶啊!
但这些人总算是有些基础的。不至于说道物理、化学之类,只会傻傻发愣。
赵洞庭亲自到科技部衙门接见这些来自于各地的研究员。
他们其中有些人还是有科研成果的。虽然不至于让赵洞庭惊讶,但在这年代实属不易。
各地来长沙的科研人员共计有九十八人。
他们大多数都是各地研究室的主力骨干,还有的,是在各自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
赵洞庭看到他们其中有些人衣衫褴褛,风尘仆仆的,突然内心中生出些自责来。
他自问在教育方面是有用过很多心思的。但实际上,还有许多遗漏之处。
这些人作为大宋的顶尖人才,不应该是这个模样的。
这只能说明他们在个人生活方面过得并不是尽如人意。
如果连这些人都没法保障生活。那他们又怎么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中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