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国子监外,京城共有大大小小的书院二十余家。
作为传道受业、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书院并不是人人都能进的,其中的学子九成九都是世家阀门子弟。
科举制度开始后,书院招收的学子更加多了。
即便是之前的举荐制度,书院的作用性也极为重要,要是问这小子出自哪里,那么除了自报家门外,还要说是在哪个书院修过学问,要是出名的书院,人家也会高看你一眼。
秦游在城里逛了一天,去了九家书院,谎称他是礼部尚书安之峰的子侄,具体的了解了一下各个书院的情况。
这一了解,秦游更佳坚定了传播心学的信念。
夏朝夺的是昌朝的江山,而昌朝在正确历史中就是从南北朝那会走岔道了,隋朝没出来,出来个大昌,然后才是夏朝。
甭管历史走了多少岔道,儒学依旧是主流或者说是唯一的学派。
对于儒家思想,秦游说喜欢或者厌恶。
他只知道在百家争鸣的那个年月里,儒学之所以传承至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利于掌权者的统治,从儒家思想一变再变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
说的再通俗点,那就是只要皇帝挺,那么内容可以随便改。
儒家思想肯定是有优点的,比如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社会责任感,以及朝闻道夕可死的精神追求,以及尊老尚贤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人生准则等等。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就比如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这种迷信思想,尤其是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可以说是压抑人性,钳制思想,甚至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作为一个后世人,秦游明白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家庭想要富足,那就需要经济,国家想要富足,那就需要科学。
而钱和科学,恰巧是古代儒学中鄙夷和唾弃的。
王阳明的心学也是儒学范畴,不过却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孔子儒学的主要思想是正名、仁义、忠恕、知命。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为心是理性,知行合一,清德、良心、商业、尊重。
孔子主张的是德治,王阳明主张的是心即理,那么通俗点来说,前者因为要符合统治者的有利的条件,对臣子、人民,进行了束缚和压制,束缚身躯,压制自由意志。
而后者就比较对秦游的口味了,你觉得对,你觉得行,你觉得可以,那么干就完了!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寒山书院有三个学子,一个正常学儒学,一个正常学心学,剩下一个搞阴阳学。
那么对待这个搞阴阳学的,前两个学子的观念就是截然不同的。
学儒学的会认为这是奇技淫巧,完全就是扯犊子,应该被批判,被圈儿踢,被拉出去骂大街。
但是学心学的就会去观察,去了解,不会带着刻板偏见,发现这种学说是对的,是正确的,那么就会赞赏、支持,刷火箭。
可惜,大浪淘沙,九流十家如今传承下来并且成为主流的,也只剩下了儒学了。
各大书院溜达了一圈,秦游的想法逐渐丰满。
他想在寒山书院中开设商学、工学、农学等杂七杂八的学科,想要让这些学科发扬光大,那么势必就需要推崇一个主流学派来当幌子,儒学肯定是不行了,光是士、农、工、商这个主流认知就是纯粹扯蛋。
可心学行,心学可以披着主流儒学的外皮兼容其他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