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回去的路上,李水意心事重重,一不留神差点就撞到一辆骑过来的自行车上。那人骂骂咧咧的吼了一句就扬长而去,气的一旁的欣欣捏紧拳头就想回过头去骂人。
不过她一看到李水意还是有些没反应过来的模样,小大人似的摇了摇头,“姐姐你别发呆了,有事情我们回去跟奶奶说,奶奶肯定能帮到你的忙。”
“啊,没事儿,姐姐走神了,天也不早了咱们快点回去吧。”
只是把欣欣送到家门口看着她进去之后,李水意也没再去打搅她们,自己就转身回了旅社。她得再重新制定一下自己的计划,还是按照最开始设想的那样,挨地儿去跑那些种植药材的村子,进行实地考察。
次日一大早天刚亮没多久,她就跟旅社工作的同志租用了一辆自行车,拿着磐安县地图就开始去周边的各个村子里转悠。还好这个季节的天气不算太热,她一上午的时间连咨询带上手看药材,也跑了有三个村子。
大概是以前把运气用的差不多了,反正这一上午跑下来忙是真的忙,可收到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县城周边村子土地不多,种植药材的人家也是有些少,有好心人给她解释了几句,说是大家伙都羡慕城里捧金饭碗的工作,好多人都进了城。不单单是去县城,还有离开家奔着省城去发展的,再加上县城不断发展扩大,附近的土地也是减少了很多。
她还知道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现在的磐安其实并不是磐安县的全部,还有不少地方都被拆开分给了其他县。查了各种资料,唯独漏了看磐安的历史县志,李水意一排脑门当即就骑着自行车返回城里。至于怎么找县志,怕是找不着,只能找老年人询问。
人生地不熟的她还能问谁,没办法之下,买了水果当礼品就直奔城南。
从老太太那里,她才听到了磐安的历史。
原来磐安这块地界儿在历史上原本就分属于东阳、永康、缙云、天台、义乌、诸暨、临海等县管辖。而真正的磐安县却是在抗战烽火之中的一九三九年七月一日诞生的,当时经过省城几位领导的讨论,最后定下了磐安这个地名。
当然,这也是有依据的,根据荀况《荀子·富国》中“则国安于盘石”之句“盘”者通“磐”,“盘石”即“磐石”,牢固且不可摧毁。这个名字也在上报之后获得了批准,实际上是在四九年十月三十日才正式建立的磐安县人民政府,县城也从原本是大盘迁到了如今是安文镇。
但是,在五八年的时候,磐安县就已经被撤销了,全境都被并入了东阳县。也就是说,她一直以为是磐安县的地方,其实是……东阳!这可真是闹了一个大大的乌龙,说起来也是挺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