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是一个悲剧的人。
韩非所处的年代,韩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境界。以前韩强力的时候,可是号称过劲韩的,当时韩处于天下咽喉,西打颓疲的老秦,南下咋咋呼呼的楚国,全盛的时期几乎是四面开花全面打!
那得益于韩当时的变法家申不害主拦朝政的时期,申不害变法其实主要就是变在了术治上。
这个申不害认为,国家最大的威胁其实不是百姓而是乱臣,这些乱臣能“蔽君之明,塞君之听,夺之政而专其令,有其民而取其国矣”,所以为政之要不在于如何去治理百姓,而首先在于有效地治理和驾驭官吏队伍,“术”就是针对臣子的一种策略和手段。说白了,就是要君主把群臣玩的团团转,剥夺他们一切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进而来巩固自己时代的统治。
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申不害也确实成功了,可后来时代变了,韩却再也没有出现申不害这样的人了……
当年申不害引以为傲的术治,渐渐的反倒成了韩发展的枷锁。首先就是没有人有能力驱动臣子了,或者说驱动了也没有当年那么丝滑完美,反倒显得跛脚。于是韩官场的风气一度混乱,人人证恐于自身的情况。
没有人真正静下心来好好实业,都在学习官场上哪尔虞我诈的事物,并且引以为傲。
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极速下坠。等到真正哪怕有有识之士反省了韩危险的处境,也已经完了。
而这个有识之士就是韩非。
韩非是韩式王族,流淌着王族的血液。看到韩民不聊生的样子,韩非也是很苦恼,当然九公子的他还轮不到为韩百姓苦恼。可他就是这样,为不该苦恼的事情苦恼,这也导致了他后来的悲惨遭遇。
苦恼没有用,苦恼不见韩朝堂风气有所好转,韩非苦恼不见韩城内流民变少,万般无奈的韩非决定外出学习。
韩非也算游历了大好河山,最终才落脚于荀子大师的门下。韩非也是这个时候结识的李斯,韩非是欣赏这个同学的,他很聪明,也很勤奋。只是韩非觉得他这么努力的动力,是他内心有一股狠劲儿。这狠劲儿有着要把他本体吞噬的趋势……
因为这一点,韩非并没有和李斯深交下去,但是其他人在韩非面前又显得那么弱智,韩非也就和李斯整天混一起了。
与韩非相反,李斯是真的欢喜能有韩非这个同窗。李斯没见过的世面,李斯没有想通的思想,李斯没有过的种种感受,韩非都有。李斯把韩非看作一个人生路上的贵人,并内心发誓有一天一定要超过他。
李斯并没有把韩非当做一个同窗来对待,一开始接触后,李斯就明白了韩非绝对是他成功路上最好的垫脚石。李斯源源不断的从韩非身上学习,也愿意给韩非分享自己所得的经验。只不过,李斯的目的是养肥韩非,再从韩非身上汲取更多。
就像是养羊的人一样,他们养羊,只是为了羊能长出羊毛来卖钱,必要时还可以杀掉养的绵羊来饱餐一顿,或者卖钱买走直接拿钱走人。
学生时代很快就过去了,李斯走入了秦国为官,而韩非王族的缘故则回到了他的韩老家继承爵位。
这天,事情发生了变化。
嬴政看到了韩非的书,想要得到韩非,并给韩下了最后的通牒~
韩此时,可是说是无能到了极点。韩此时,仍是术治的天下。因为国家小,但是离秦国又进,韩想出来让郑国去秦国修水利工程,而让秦国深陷于水利工程不得远征的荒唐计划。
没想到秦硬是被骗,还硬着头皮修好了郑国渠。原来秦国待郑国不薄,郑国也深感秦国的好,竟然真的为秦修好了郑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