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赵小熙决定把包头巾当成新品在帽子屋上架的时候,京城里头又有了一些侮辱人的流言。只说赵小熙是个打幌子的好手,最擅长的就是捣鼓出噱头来,让大家伙儿翘首以待。
稀罕的是,这流言里头还特地提了一下希望牌即将要开张的帽子屋。只说是京城里头的帽子铺满天飞,赵小熙这个啥也不会却啥都想干的生意人贪得无厌,试图祸害一众老少爷们的脑袋瓜。
为了辟谣,更为了争一口气,给希望牌争气,赵小熙决定延后帽子屋的开业时间。不然只单单上新包头巾,岂不是落人口实。
当沈阿婆去集市上买小点心,听到那些传闻以后,那叫一个气啊。急匆匆回了成衣铺,跟白婆婆念叨起这个事儿,俩人都气呼呼。
“小熙这孩子,实心实意,脚踏实地。甭管是用的料子,还是对手艺的要求,都是顶高的,咋就成了说大话的臭虫了呢?”沈阿婆平常性子是很温和的,从不发脾气,这会儿愣是被大家伙儿说得那些个乌七八糟的话,给刺激得红了脸。
“京城里头的流言本来就多得很。”白婆婆早就见怪不怪了,想想赵小熙,也实在是可怜。
跑到京城里头做生意,本身就老大不易,偏得还有那么些人泼脏水,闹得赵小熙处境艰难。要不是她这丫头想得开,这会儿还不知道怎么哭怎么闹呢!
大白天的,信口雌黄,真是荒唐。
“现在小熙是侯府的少夫人,他们怎么敢?”沈阿婆越说越有气,紧紧皱着眉头:“那丫头也是真心不在乎这些称号,天天只把自己称呼为小村妇,要是搁在别人身上,不得整天摆阔?”
“你是真喜欢那丫头。”白婆婆低声笑笑,脸上的神色讳莫如深:“身为侯府的人,就更要自珍自重。要是满大街闹腾,仗着自个儿的身份胡作非为,她在侯府,也就待不长了。”
“富贵人家规矩多。”沈阿婆做出一副很苦恼的模样来,想到帽子屋的情形,心里更焦灼。
他们做帽子的手艺人,最要紧的就是慢工出细活。加上这一回她们都是依着赵小熙的设计图做工的,全部都是花帽,更需要精雕细琢,要不然就白瞎了那么好的设计。
所以现在帽子屋开张的日期,才会一再拖延,愣是把流言都给逼出来了。
正说着,就见着赵小熙跟萧璟瑞两个人说说笑笑地进了门,见两位老人家,神情冷峻,赵小熙还以为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忙不迭地开了口:“出啥事儿了?”
“你不晓得?现在京城里头那么些流言,你还不知道呢?”沈阿婆真以为这丫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赚买卖银,急的了不得:“就因为咱们的帽子屋暂时还开不了张,就有人在后头造谣生事。”
原来是为了这个,赵小熙摊摊手,一副老大无奈的模样:“这个我也听说过了,不过没关系,我已经想好怎么办了。”
“咋办?”这下不仅仅是沈阿婆有了好奇心,连白婆婆都凑了过来。
某女洋洋得意,心里那叫一个舒爽,冲着萧璟瑞挤眉弄眼:“相公,你说。”
“娘子的意思是把已经做好了的那十几顶帽子,先给侯府的丫头婆子戴。让她们戴着到市集里头晃荡一圈,让大家伙儿看看成品,谣言自然也就没了。”萧璟瑞不得不佩服赵小熙的经商头脑。
只要让大家伙儿看到帽子的成品是怎么样的,谣言不攻自破这是必然的。再来,大家伙儿会对帽子屋的期待更多,那么等到真正开张的那一天,还愁没生意吗?
虽说包头巾这东西不算十分华贵,但是经过赵小熙的奇思妙想,以及大家伙儿的匠心独运,那些包头巾也做得十分别致。要是日后摆在帽子屋去卖,也是很有市场的。
当务之急就是辟谣并且让大家伙儿见识见识他们的真正实力。
听完完整的计划,沈阿婆跟白婆婆都觉着可行度很高。只不过做出来的成品帽子只有十五个。要让这十五个丫头婆子走遍市集,让京城里头一大半的人都见着,这也太难了。
“想让那么些人都见着,不容易啊!”沈阿婆叹了口气,大概是老人家多思多虑,她看起来比掌柜的赵小熙还要焦灼:“要是我们之前赶赶工,把帽子做出来,让帽子屋开了张,他们铁定挑不出错儿来。”
“阿婆,您可千万别这么说。”赵小熙握着她干瘦的手,走到一边:“就算帽子屋及时开张了,该挑咱们错处儿的人,铁定还是会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