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一路跑到了侯府,气喘吁吁。在这样的腊月寒天,赵小熙的背后愣是起了一层密密麻麻的汗珠子。
这叫啥事儿啊?她有些气闷。冲着自家相公开始咆哮:“你帮人的法子以后能换换吗?我最讨厌长跑了。”
“娘子最近身子虚,跑跑对身体好。”萧璟瑞也不知道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科学知识的,说得头头是道,一脸认真:“刚才那些百姓已经说起了捐款的事儿,但是朝廷那块儿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传出来。我是怕娘子一时激动,说了错话。”
成吧,赵小熙刚才都想说朝廷的那些官儿不会不管百姓死活啥的了。要是以后他们当真一毛不拔,岂不是要狠狠打脸了?这么一琢磨,她又觉着自家相公的形象高大了不少。
脑袋瓜儿好的人就是不一样,赵小熙打心底里头感慨着。
说来也是,都等了这么些天了,那些京官儿愣是一点动作也没有。朝堂里头的事儿,他们这些商场的人哪能看明白哩?不过这几天宋光复也没提这茬子事儿,仿佛不大顺利的样子。
好在羽绒服已经在做了,大概这个月就能运到北方去。只要银子能在这个时间节点能凑齐,那么就全部都齐活了。
没过三两天,宋光复就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谈的还是募捐赈灾银的问题,只不过赵小熙没想到,那些大官儿一个个的竟然都竟然愿意掏出两千两银子来。
真够厉害的,赵小熙被惊住了。她在心里头一通乱算,寻思着这京城里头的官一共有小两百人,这每个人都能拿出两千两的话,她压根儿不用出手,北方建火炕跟壁炉的问题就全都解决了。
“那么多?”赵小熙摸了摸自己的小鼻子,很诚实地发表了自己的疑问:“爹,他们咋会愿意捐那么多银子出去哩?”
“毕竟你捐了一千五百两。”宋光复嘴角微微扬起,带着一种老狐狸的狡猾。
一千五百两?赵小熙很是懵逼地瞅了两眼萧璟瑞:“不对啊,我们之前准备捐五百两的。寻思着要是朝廷的人不愿意帮忙的话,以后通过咱们之前的那个慈善机构募捐来着。”
“嗯,还有那一千两是我出的。”宋光复出地银子其实远远不止一千两,知道赵小熙正在免费给北方的百姓做冬衣,他特地找了十来个很有经验的老师傅,花费了不少银两,全都派到丰乐镇去了。
制作成衣还要通过丰乐镇,到底麻烦。宋光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还把城南那边的一块老大的地皮进行了改造工作,大概再过一两个月,希望牌成衣的制作就可以在京城里头完成了。
但是这事儿宋光复还没有跟赵小熙他们提,只是悄咪-咪地进行着。
某女听到自家公爹如此给力,激动得了不得。搓搓小手,抖擞精神:“怪不得那些大官儿都这样舍得,原来是被逼无奈了。”
“明天他们会到府上来,你们俩也来听听。”宋光复甭管做啥都是有深意的,赵小熙深信不疑,忙不迭地点点头:“好。”
第二天半上午,那些人果然来了。一个个神气逼人,走出了二五八万的步伐。
“咱们什么时候过去?”赵小熙都有些等不及了,就想听听那些人能说出什么花儿朵儿来,好给他开开眼界。
“等会儿吧!”萧璟瑞看着自家小娘子这样着急忙慌的样子,萧璟瑞笑意渐浓,轻轻地点了点她的小鼻子:“等他们谈得差不多了,咱们再去。”
“为什么?”赵小熙闹不明白,鼓鼓嘴:“爹都让咱听听的。”
“那些人现在把咱们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这么直挺挺地跟他们碰面,图不痛快?”
也是,赵小熙点点头,跟着萧璟瑞又回了自个儿院子。等了老半天,五儿来传话,只说是宋光复让他们夫妻俩一块儿到书房去谈大事儿。
俩人这才匆匆忙忙地到了书房。
还没进门呢,赵小熙都感受到了那一股子低气压朝着自己奔涌而来。那些人抠门已经抠成了习惯,稍微出点银子,必定会十分肉痛。这一次又因为赵小熙带头,闹得他们不得不自掏腰包,哪能不恨不怨不怪呢?
进了屋,那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都落到了赵小熙身上。大抵是有些咬牙切齿、千万分幽怨。她也不算是“有眼无珠”,也不是不识风云气色,赵小熙就是懒得理那些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