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
方武同赵札乘着两匹骏马拉的战车奔赴赵家村,刚到村口,就发现一支十几个赤狄人的骑兵小队,在赵家村口的第一道防线来回冲杀。驻防的村民们浴血奋战,正在竭力抵御这波进攻。
好在赵家村设在村外的岗哨及时预警,村民们已经把老人、女人、孩子藏好,剩下的男性村民都武装起来,在赵家村内外,人人皆兵、严阵以待。
在当时,由于战马的稀缺,且马匹品种矮小,不适合骑乘作战,因此中原的华夏民族更多是把战马用于战车中。至于赤狄人为代表的游牧部落,生存在密林或草原深处,制造战车对他们而言既不经济、也不适用,所以他们学会了改良马匹,使之更适用于骑兵战术。
此时的骑马作战的方式,和后世的骑兵不太相同。马鞍要到三百年后的战国时期才会出现,马镫更是南北朝才出现的发明。缺少了马鞍和马镫的支撑,如果想安稳地骑在马上,需要双腿紧紧夹住马肚,并且腾出一只手拽住缰绳才行。因此,骑手只能剩一只手可投入作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马上的骑乘战法。
眼前的赤狄人也是如此,他们没有办法用使用双手重武器,只能骑在马上用单手刀砍杀,或是在远距离才腾出双手,使用弓箭进行骑射战法。
尽管此时的赤狄骑兵并不算特别犀利,但不论是冲击力还是机动性上,仍旧是徒步作战的赵家村民们的噩梦。再加上赤狄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骑马可谓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游刃有余。
赵家村依山谷而建,地形狭长,对于赤狄骑兵来说,难以用包抄和围攻入村突击,于是乎,全力突破村口的防线几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此前,据守村口的村民们设置了重重鹿角、拒马,再用厚实的木板作为盾牌,来抵挡赤狄人的骑射攻势。在抵挡五、六波弓箭进攻之后,村口防线已经很难再抵挡住赤狄骑兵接下来的冲锋,便决定依原计划行事。
所谓原计划,便是方武经常给村民们演练的战术——当赤狄人强攻村口并抵挡不住时,便索性佯装撤退,让赤狄人冲进村子,而村子里早已布满陷阱,就等待赤狄人自投罗网。
果然,防守村口的赵家村民们依样画葫芦,佯装一哄而散,放任赤狄骑兵进村冲锋。待到赤狄骑兵小队全部都进入村子后,村子的各个出口立马扎起蒺藜、绊马索、拒马枪等守备器械,准备对闯进来的狄人来个瓮中捉鳖。
而在村里的每个角落,村民们已经各就各位——或是在房顶上弯弓搭箭,或是躲在夯土的石墙后用长戈、长矛来进攻。此外,村中各大要道也都陷阱遍布——一旦赤狄骑兵的马蹄踏空,便只能束手就擒。
此前,这种战术几乎百试百灵,屡屡把赤狄的散骑队伍打得体无完肤。
但这次有些反常!
赤狄人似乎并不中计,而是在入村不久就拔转马头,打算夺路而出。
“哈哈哈,他们怕了我们了!”正在指挥防守的赵叔见状大笑,“暂不追击,担心有诈!”
赤狄骑兵飞快撤退,冲村口的方向呼啸而去。村口还在布设陷阱的村民根本没有防备,哪料到赤狄骑兵会这么快调转马头,对即将面对的冲锋措手不及。
马蹄飞奔,冲在最前面的正是这赤狄骑兵小队的头目,举起大环刀,就要朝一个村民头上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