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问,“再说什么呀?”
“前有间使惠璘,郭相倒是释之不问,而李超揭发惠璘诈降,却被郭相杀了。这个,有些反常。”
皇上沉默不语。和尚继续说,“乔渊认得宋国皇帝,郭相也认得宋国皇帝,为此,乔渊还见了郭相一面。难道?这中间有什么缘由?”
皇上继续沉默。皇上一般不能乱发表意见,皇上的意见不当,也容易死人。沉默的皇上,往往在思考利弊。
和尚说,“祖宗基业,汉家血食。还望皇上三思。”
“那你是想让朕放了乔渊?”
“乔渊是间使的证据不足。况且,间使也可以为我所用。他原先在蜀国颇有才名。如果肯为皇上效力,岂不称意?何必一杀了之?”
“不杀就这样的放了,恐怕不妥。”
“如此,就先关着。再派人让他巨富的爹知道消息,来赎他。我们也算一举多得。”
呃!好一个奸商。连朋友都不放过。不过,奸商富国,皇上还得依靠奸商呢。
皇上给郭相说,“先关着吧,杀不杀的,等我想想。”
不过,太师把乔渊让老刘看着了。
老刘就白天把乔渊关着,晚上放出来喝酒聊天。
现下,宋国皇上休息好了,想起来找北汉国打架。老刘做为北汉国打架第一高手,就日夜打。
乔渊晚上等不到被放出来喝酒,很难过啊。一打听,原来老刘打国架去了。
这不行。老刘这人虽然打架行,但是,他好勇不斗狠,而且心软。他一方面要忠于对他给予厚恩的刘家皇上,另一方面又觉得手下士兵因为与同族自相残杀而亡非常不值。所以,他打国架时,考虑的很多。施展不开。不像宋军,为了地盘,往往是杀人不眨眼,要结果不管手段。
乔渊就自己跑出去,充当老刘的护卫。
水龙吟听罢,这个凡人抢地盘吧,我还管不着。但是,乔渊和老刘都是有情有义的人,我不能袖手旁观。我不打架,但是,我可以救人。
北汉皇上又下令让老刘去宋军东砦搞点破坏。
老刘只带几百骑,多带也没有,也不想多带人马。精兵打得利落。
乔渊躺着,天差不多黑了。还没有兵卒来开门说,“公子,出去喝酒。”
这有两个可能,一,老刘自己打大仗去了。但,有了我上次自己出去帮他的事,他不会再关着我不让打架,那样不够义气。二,来开门的,可能不是老刘的兵。
乔渊凝神静听,有脚步声,轻而疾。果然不是兵卒。一、二、三、四。好,四个人。那肯定是来让我送命的。
门锁轻而脆地卡塔一声被打开,门迅疾地被推开,甚至听不到那轻缓和气的吱呀声。
一个黑影纵身跃向床边,举刀就砍。
啪,一个重物砸到这位黑影脑袋上。这位黑影还来不及有意见,只闷闷地叫了一声!原来是条大棉被裹着他了。
他掀被子时,听到噗通摔倒的声音。等掀掉被子看时,跟在身后的同伙两人双脚被捆在一起了。
这位才惊讶时,自己脚踩到同伙的腿,站立不稳,当时摔倒在两个同伙身上。
三个人挤成一团,门外的人有想法了,咋打架没动静的?得抓紧呐!推门探头看时,一条麻绳套到脖子上猛地收紧一勒!把他拽进屋里往地上一推。
接着,一道风似的把门关上,门外铁链几绕!好咧!各位,好好呆着吧!
乔渊想着,以郭相作风,肯定会派刺客。老刘给乔渊的屋子并不是干草铺床。而是像居家那样挂着帘幔的。乔渊将棉被轻轻架在顶上,第一个刺客跃进来的时候,他一举刀,刀自然将被子带落,正好掉在刺客身上。这一条又大又长的棉被把他裹住,他自然要用力甩脱棉被,抽不出空来战。
如此,乔渊就可以对付他身后的两个帮手。乔渊先将麻绳拴在床脚和案几腿上并拉了个来回,他放过第一个刺客,后面跟上来的两个过来时,乔渊抬高并拉紧绳索的活扣,将这两个进来的绊倒,并翻滚过去将绳索缠绕捆上。
然后,就等第四个探头进来,及时给他送上夺命索了。
乔渊不想杀掉这些刺客或家丁,那样会给老刘添麻烦。就当给郭相一个警告。
郭相郭相,你说你想投降,有的是机会!要么你月黑风高夜,挂相印而去,找你的老朋友,看他给你什么官;要么学习孟皇帝,先打,哎哟,打不过了,咱们投降。北汉小小贫乏之地,投降是早晚的事,你急啥?为了你自己的小算盘,搭了多少条人命了!上德无不为。不知道咋无不为的。
算了,去看老刘。
水龙吟戴着丑奴面具,站在城墙上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