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天姥吟传奇 > 第158章 高处不胜寒

第158章 高处不胜寒(1 / 2)

御膳房的大厨们多来自各地的饮食世家,在大宋时属于高级打工仔,虽不是豪门大户,但手头上也还宽余,中华文化讲究宗族,用千余两银子买个光宗耀祖,对他们而言是件荣耀的事。

王钦若心中好笑,皇上要我编写的是食谱,而不是家谱,放上厨子的名字已是额外开恩,现在,你却得寸进尺,还得加上先祖,不自禁地讥讽道:“这道莱还经过你历代先祖的改良,方进入御膳房,是否还得加上他们的名字?”

张厨师听不出语中讥讽,心中大喜,忙跪下叩头说:“如此更好,小人倾尽家产,在所不惜。”

不惜化巨资换青史留名,许多酒楼老板与厨师都会有与张御厨相同的想法,这绝对是条财路,并且数额极大。王钦若心算了一下,一个人的胃口不够,独吞会闯祸,吩咐备轿去幼师府。

下轿进门后,王钦若便对乐正云秀说:“幼师大人,你的义务教育需要巨额的资金,有御厨提出,加上对菜谱有改良的先祖们名字,每加一个,愿意多出白银三百两,我想,可以拿这笔钱作义务教育的基金之用。同时,编食谱要试菜,才能知所选的菜是否被公众认可,朝廷无此费用。编写人员日夜繁忙,也得有所鼓励,我们是否可从中提出部分,给他们作额外的俸禄,以便食谱能顺利编缉完成。”

这主意不错,谁人不想名扬天下,留传千古,御厨有这想法,酒楼掌柜与厨师又怎偿不如此想?只是署名一多,菜谱的文笔必乱,在金钱与菜谱质量间,得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赚了钱,又能得到朝廷与社会的以可,不然,编得不仑不类,惹人耻笑。乐正云秀听罢,半下不语。

王钦若见状说道:“名菜多有传承,吾令翰林院编修写两百字内的小传附上,务求文字优美,刘皇后处,还需幼师大人多加解释。”

这倒是个好方法,故事性得到加强,菜谱的可看性更好,又能多赚很多钱。乐正云秀想了想,似有百利而无一害,当即应下。

宫中,刘皇后独坐在那里代皇帝批复着大臣们的奏章。近些天,皇帝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奏折时间长了,就头痛如裂,几乎所有批注都由刘皇后完成。刘皇后是歌女出身,刚进宫时识字不多,更别提什么治国之道了,经过这么些年的历练,慢慢地得心应手。以一个弱女子而掌国政,实非易事。乐正云秀来到宫中,看着刘皇后,心中有所感慨。

《高处不胜寒》

我在山上看人间

繁花似锦落日炊烟

你在红尘品冷暖

一声天寒一声平安

你浣溪沙读辛酸

曾经沧海今日桑田

我执棋子绘人间

一笔黑白一笔释然

都说高处不胜寒尽云烟

起舞歌舞弄几番人世间

我知情深方为天要怎样

一盏清茶斟满平淡

都说高处不胜寒英雄篇

唯有风月惹人爱尽无言

你若有情莫抱怨几世缘

一壶好酒斟了几盏

刘皇后是高处不胜寒,自个何尝不是?在之前,自个只是个普通的幼儿园园长,偶然的机遇下来到这里,观念上与人家格格不入,周围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感情更无所寄托。真正谈得来的只有刘皇后与杨淑妃,可自个自上贴着未来来客的标签,自个的任何主意,在她们的心中只是因为自个对未来的移植,并不真心认为自个有才能。

看到乐正云秀送上新收集上来的菜谱,里面写着肉一斤,盐一量勺,胡椒二量勺,文火半时辰,大火沙漏记时,半升沙等,刘皇后乐了,吩咐御膳房叫一名烧火的小厮立即照方做一道火烧肉,中午时分端上桌来,并派内待至悦善楼买一份相同的菜进行对比。

最新小说: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