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天的跋涉,赵立和赵小荷来到华阴县一个偏远的村子。
看到仍然矗立在村口的老槐树,赵立激动不已,熟悉的感觉在心头泛起,快步走到近前,三四个光着脚的孩童正在树下追逐玩耍。
看到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孩童顿时停下打闹,怯怯地看着赵立和赵小荷,赵立用最温柔的语气问道:“孩子们,这里是赵家村吗,你们是谁家的孩子?”
其中一个较大的孩子,向前一步把其他孩子护到身后,故作大声道:“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告诉你。”
说完这句话,就领着其他的孩子转身往村子里跑去,赵立看着孩子们离开的背影,感慨不已,真是应了贺知章那首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虽然赵立没有到鬓毛衰败的程度年纪,但是哪能想到离开赵家村五六年的时间,村里的孩子就已经不认识了。
面对相似的场景赵立对贺知章当时的心情却有了一两分的体会。
沿着熟悉的小路向里走,走了没多远就碰到一个住着拐杖的老人,在孩子们的簇拥下向着自己迎面走来。
刚才领头的孩子看到赵立就大声道:“拐爷爷,就是他,你看他是不是买小孩的?”
拐杖老人用拐杖在他的头上轻轻敲一下,笑骂道:“这是一个读书的公子,哪里会拐卖你们几个小泥猴。”
赵立一身士子袍,拐杖老人远远的就看到了。
赵立看着眼前的老人激动不已,颤抖地说道:“拐叔,我是赵立,立子,赵全家的立子,您仔细看一下,还认得我吗。”
拐杖老人疑惑地看着有些面熟的赵立,听到赵立提起“赵全”的名字才认出他是赵家村赵全的孩子,曾经那个全村的骄傲。
拐杖老人向前一步紧抓着赵立的手道:“立子你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想到对身边的孩子们就对赵立介绍道:“这都是大壮家的孩子,栓子,虎子,大丫,二丫。”
然后对孩子们说道:“这是你们立子叔叔,快叫人。”
年纪较大的栓子:“你就是立子叔叔,叔叔好。”
“栓子你也好”和栓子打过招呼转身对跟在身后的赵小荷道:“小荷把你带的糖果给孩子们分一下。”
栓子他们兄妹几个得到糖果后,一哄而散,跑着离开。
拐杖老人这是注意到,跟在赵立旁边的赵小荷,于是问道:“你就是当年跟着立子一起离开的先丫头?”
“现在出落得真漂亮,跟大家小姐似的。”
赵小荷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哪有拐叔说的那么好!”
赵立和拐叔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一边聊天一边往赵立家的老宅走去。
拐叔突然想到赵立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和他同龄的赵大壮都已经有四个孩子了,于是向他问道:“立子你成家了没有,要不要你婶子帮着张罗装罗?”
果然,婚姻问题不论在哪个年代,都是成年人不可逃避的永恒话题,赵立看一眼有些紧张的赵小荷后说道:“拐叔,我这次回来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参加半年后的科举考试,第二件事就是和小荷完婚。”
“那就好,那就好,小荷这丫头不错,长的不但漂亮,人也勤快,是个做媳妇的好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