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些一袭白色长袍的学生。
嗯,不错,是内味儿。
遥想起自己读书时期,老师往讲台上面一站,大喊一声“同学们好”,然后同学们用着慢吞吞、软绵绵的声音回一句:“老~师~好~”
苏林点了点头,说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大家以后在说先生好的时候,还是要站起来说,明白吗?”
也许是苏先生的威望太高,并且也说得是那么回事,这话刚刚说完,这些学生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对着苏林鞠了一躬,然后齐刷刷地说了一句:“先生好!”
苏林怔了一下,没想到这些学生这么好说话,当即说道:“行了行了,以后大家注意一下就行了,我也没有那么多的礼节……其实呢我也就是教教大学的尊师之礼,呃……今天咱们课堂上呢,咱们就来品一首诗,这首诗呢,是我前几天偶见所作,我现在吟出来,大家跟着品鉴一番,看看怎么样?”
这话刚落,眼前的学生们眼睛倏地一亮,个个都显出了兴奋的光芒,睁大眼睛看着苏林。
苏林脑子里面高速思索,望了窗外景致一眼,吟道:“一雨池塘水面平,澹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诗吟完,在场的学生陷入一片死寂之中,一个个都睁大眼睛看着苏林。
过了好一阵,也不知道是谁突然间大叫一声:“好诗!”
“一雨池塘水面平,好呀,真的是好诗啊。”
“先生高材!”
“先生就是先生啊,这诗写得好,写得妙啊!”
“先生高材!”
……
下面尽是一群学生的奉承之话。
苏林摸了摸鼻子,咳嗽一声,默默地对着这首诗的作者刘先生表示抱歉,然后问道:“大家觉得这首诗好在哪里?谁能够出来给大家品鉴一下?”
……
课堂因此而起。
到底还是大蜀王朝,大家学的都是李太白的诗,至于其他人的诗句,从来都没有出来过。
苏林也不敢大张旗鼓,毕竟在大华国有一些诗人实在是太出名了,而且和李太白是同时代的,万一这样的诗在这个大蜀王朝里面出来了,那自己再吟出来,岂不是很丢面子?
所以,为了自己的学儒大家的颜面,找了一首比较偏,平时知道的人并不多的诗吟了出来。
结果这首诗在三清书院里面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一首诗,一节课。
苏林的脑子里面装了足够多的东西,天地阁里面,乾坤镜里面,都有不少关于这首诗的讲解,所以现在交给他来讲解这些东西,一点儿都不困难。
既然没有太多的麻烦事情,那也就不用苏林再去担心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