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songjiang-qingye7&bookmark=72"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朱熹、陸九淵等人的西湖之會,顯然不光是在文人士子之間廣泛流傳開來,如今哪怕是在朝堂之上,也開始有人圍繞着二人做明爭暗鬥了。
當今左相王淮就曾經多次舉薦過朱熹、呂祖謙、辛棄疾、陸游以及李燾等人,所以朱熹與陸九淵的會面,對於王淮來說,也是一個從學術上打擊湯思退主和派的最佳機會。
而湯思退同樣也是不會閒着的,唐仲友,這個名字在腦海裡足足出現了三天,只是因爲此人任台州知府時,被同樣還在任職於朝廷的朱熹六上奏章嚴詞彈劾,而後被罷官。
甚至每個人都知道,唐仲友、朱熹以及呂祖謙三人之間極爲不和,坊間有傳言,朱熹之所以彈劾唐仲友,乃是要給好友呂祖謙抱打不平,因爲唐仲友跟呂祖謙之間恩怨頗深,所以朱熹纔會六上奏章彈劾唐仲友。
也有傳言,朱熹與唐仲友同時喜歡了一名名叫嚴蕊的女子,而嚴蕊卻是中意唐仲友,所以朱熹爲了一瀉私憤,甚至曾經言辭逼迫過嚴蕊,但那女子卻是死也不從,只願跟隨唐仲友,於是朱熹便上奏章彈劾唐仲友貪贓枉法。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唐仲友!”湯思退坐在花園裡,身後就已經站了四個姿色貌美的丫鬟,在那裡拿着扇子輕輕的閃動。
“有沒有試探試探唐仲友,看看能不能讓他把李濤拉攏過來?”湯思退說完後,一手摘下一顆葡萄放入嘴裡,但卻不咬,只是含着。
“李濤?爲何?他們兩人之間不像是……。”湯碩皺了皺眉頭,不知道父親突然提及李濤是什麼意思。
“唐仲友乃是大唐莒國公的二十一世孫,李濤……同樣是大唐曹王李明之後,兩人都是來自大唐初期就顯赫的官宦人家,之間多少應該有些惺惺相惜吧?試試看,王淮器重朱熹、呂祖謙等人,難道一碗水就能真的端平不成?”湯思退起身,在花園裡散步說道。
“是,父親,孩兒這就去安排。”湯碩恭敬的對着湯思退說道。
而後這段時間,嘆氣之聲明顯多過往常的湯思退揹着雙手,踱着四方步緩慢的行走着,想了會兒又嘆息道:“那個禁軍最近如何?可還是一直在那燕家當差?”
“最近沒怎麼去,一連半個月都是帶着他家的丫鬟,在臨安城閒逛,但燕府並沒有派人找他。孩兒也問過王之望了,確實還在燕家做護衛。”湯碩眉頭也開始皺了起來,不知爲何,父親突然對一個連自己都懶得多看一眼的禁軍,就突然起了心思了。
“嗯,那就好。暫時還讓他在燕家吧,太上皇最近又不知道想到了什麼,跟聖上在知道了那禁軍竟然反殺了金人的伏擊後,便招我過去問了兩句,所以在摸不透的情況下,暫時就先這樣吧。”湯思退停下腳步緩緩的回過頭,看着湯碩說道:“別小看小小的一個禁軍都頭,有時候也能夠助你成就一番大事業,有時候同樣能夠讓你身敗名裂!這個禁軍既然能夠破局反殺金人的伏擊,本身就不簡單。”
說完後便示意湯碩離開,而後湯思退便陷入到了沉思當中,太上皇爲何會對一個禁軍這麼感興趣呢?即便是當初葉衡與自己斗的不可開交時,太上皇都沒有表現出對葉衡的一點兒興趣來,怎麼這個時候,卻就突然對一個小小的禁軍感興趣了。
臨安城的皇宮德壽宮,也就是禪位之後太上皇趙構平日裡居住的宮殿內,趙構獨自一人枯坐在一間昏暗的房間內,手裡拿着一封信,而桌面上,同樣是鋪着一封封來自金國的書信。
趙構如今已經快要七十歲,但整個人倒是還顯得精神矍鑠、老而彌堅,不失威嚴,只是此刻臉色鐵青,那握着信的手正在不由自主的,因爲信的內容氣的在顫抖。
天下人對逝後的顯仁皇后褒貶不一,民間多有傳言顯仁皇后當年在金國已經嫁人生子,雖然自己生生把母后的年齡提了十歲,來闢謠這樣的民間流言。
但這一切終究徒勞,始終抵不過這一封封金國書信,時時刻刻的在暗中獰笑着提醒他,民間的流言由北往南,經口口相傳,如今已經難分流言跟真相了。
這一次兩個金人使臣的死,朝廷已經傾盡所能的給予賠償,但顯然還是不夠,還要如此羞辱他趙構,金國皇帝這是想要逼死朕啊!
朕的兄弟?朕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朕母后在金國所生的兄弟!這怎麼可能!就算是有,自己難道真要容忍他們來到我大宋臨安,讓金人把這件事情坐實,讓他們看朕、看皇家與整個大宋的笑話不成!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趙構雙目冰冷、飽含殺機,整個昏暗的房間內,氣溫彷彿也隨着下降了好幾度,門口的王倫,時不時偷偷回頭望一眼身後緊閉着的硃紅色大門。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天家時不時就會把自己一個人獨自關在房間裡,有時侯會一個人枯坐一個時辰,有時候半個時辰,甚至有時候,則會坐上兩三個時辰,纔會從裡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