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songjiang-qingye7&bookmark=188"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葉青如今的想法很簡單,而這也是他拉攏武判的重要原因,便是藉助泗州這個地方人流匯聚的特色,在各個地方的消息隨着商隊到達泗州後,經過皇城司加以彙總,或者是利用各個商隊來成爲皇城司延伸到北地金國、草原以及西夏的探子,從而使得皇城司的觸角能夠儘可能的向外延伸,而不是一到泗州再往北,便是如同瞎子一樣了。
若是說在來泗州之前,葉青還只是單純的想要把皇城司牢牢的握在手裡的話,那麼隨着他進入泗州城,見到了桑昆之後,他突然間覺得身處歷史長河裡頭之後,時間完全過的比史書上記載的要快的多。
若是按照史書上的記載,這個時候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還是身處金國人統治下的水深火熱之中,草原部落之間同樣是混戰不斷,鐵木真如今也完全沒有在草原上聲名鵲起。
當然,即便是此時此刻,身處這段歷史之中,一切還依然是在按照原有的軌跡發展,但那種身處當中之後,從細微之處感官到的形勢緊迫感,完全不是史書上記載的那般從容不迫。
所有的一切彷彿都是加了快進一樣,特別是對於葉青這種知道歷史軌跡的人來說,歷史的車輪雖然依舊緩慢,但當你知道結果會是如何,當你感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形勢,都在瞬間變化着的時候,當你看着南宋朝廷依然還是如此安逸的時候,就會覺得時間過的真的太快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皇城司顯然已經不能只滿足於對南宋信息的掌控,何況南宋即便是再亂,這個時候除了小規模、不成氣候的農民起義外,不會有其他影響朝局的大動作。
但北面金人、韃靼人、夏人的變化,則是時時刻刻的影響着南宋朝廷的動盪與局勢,所以皇城司在葉青的心裡,除了是他自己的護身符外,還更要是一個遍佈各國的重要情報機構的存在才行。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恨不得哪怕是草原深處的消息他現在都能夠知道,都能夠一清二楚的掌握在手裡。
武判身位皇城司的正將,又身處泗州城如此要地,完全是最爲合適的人選。
當然,在葉青看來,一個皇城司正將完全不夠,但若是能夠加上來來往往泗州的商隊,再加上淮河對面,李清照暗地裡資助的那些人,那麼以泗州城爲中心的情報網,就可以在短時間被自己建立起來。
而這一切,從他渡河的這一刻,便算是真正的開始了,至於能不能把對面的近三千人拉攏過來,他相信難度不是很大,泗州城有的是商隊,給裡面一下子塞上三千人或許不容易,但若是長時間的慢慢滲透,加上泗州皇城司的暗中協助,這一切應該都不算是什麼大問題。
“用不用我派些人手跟隨您過去?”看着葉青即將踏上金國的土地,武判心中沒來由的一陣激動。
不管是明裡還是暗裡,能夠渡過淮河,踏上被金國佔據的土地,這對一個大宋的武將來說,彷彿都帶着一股莫名的榮耀似的。
“不用了。那個人不能再留着了,如果放了他,範念德或者是劉蘊古,立刻便會知道我踏入過金國的土地的事情。”葉青回頭笑着說道。
“是,末將明白了。”武判看着登上船的葉青,彷彿這一刻一下子覺得葉青原本高大的背影偉岸了很多。
心中升起一股崇敬之情的武判,看着船緩緩駛離了河堤,不管怎麼說,葉青踏入敵方疆界,並不是爲了他個人,而是爲了給皇家辦事兒,纔不惜鋌而走險的舉動,確實是值得他敬佩的。
“葉統領保重,泗州之事兒末將一定替葉統領辦好,讓您凱旋之時無一點兒後顧之憂。”武判突然對着駛離的船喊道。
“有勞了。”葉青的聲音遠遠從河面上傳了過來。
就像是彷彿一下子知道了自己下半輩子的奮鬥目標一樣,站立在河畔的武判此刻神采奕奕、精神振奮的望着東方升起的朝陽,漸漸給清冷的淮河水染上了一層金色。
船緩緩行駛在淮河水之上,十幾人在一艘漁船上倒不是顯得擁擠,一直默默不做聲的老劉頭,看着船已經快要到河心了,武判才率領着自己的屬下離去。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此人可信嗎?”老劉頭看着葉青在船舷處,以及小小的船艙內左敲敲右敲敲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