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宋疆 > 第四百零九章 与子同行

第四百零九章 与子同行(2 / 2)

“最起碼就禮儀來講,璟兒就認爲值得我大金學習,因爲我現在學的最多的就是這些。”完顏璟說道。

“禮爲利存、德爲智用、信爲益使、仁爲立身、義爲忠存。天下大家何其多,但誰又能做到一切都如聖賢書所載那般完美?就連書寫聖賢書的也都不能完整無缺,讓自己成爲完人,你又何必跟着瞎摻合,活在他人的標準當中呢?所以啊,要我說,什麼文化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國是否自信。若是你的國自信了,那麼你們的文化也就自信了,也就足以稱之爲正統。天下並非一種文化,諸子百家難道就真的不如漢儒一家?權宜之計罷了。”現在變成了葉青掀開車簾,眼神有些放空的望着外面的景色說道。

“有點兒不太懂,跟先生說的也不一樣。正統就該是隻有一家纔對,董仲舒獨尊儒家,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不是?”完顏璟暈乎乎的,腦子裡能夠整理出來的,只有他平日裡先生教的那些。

至於說是想要跟上葉青這個完全沒有體系支撐,天馬行空,靠着上一世的總結以及對文化多元性的眼界的思路,顯然是不可能。

所以一路上,兩人時不時的問答是牛頭不對馬嘴,不過倒是讓完顏璟能夠明白的一點就是,葉青一直堅持着,大金沒有必要摒棄自己的文化,而全面的漢化。

從燕京出發前往武州,崇山峻嶺之間剛剛只夠馬車通過的官道,在其中顯得極爲渺小。

時已至秋、漫山遍野的緋紅如血、燦黃如金的葉子佈滿了視線之中,更加真實、未經人工修繕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個時代顯得更加的神秘跟夢幻。

自然,偶爾視線一瞥的山體上未被植被覆蓋,而裸露出來的青山褐土,也向葉青、完顏璟彰顯着它們的蒼涼、訴說着它們對華夏大地的默默堅守。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跟堅韌,竟然硬是在這崇山峻嶺之間給踩出了一條草原與中原的通道出來。

葉青並不知道,草原與燕雲十六州這一條在崇山峻嶺之中,如同一道長長的傷疤似的道路,最初到底是怎麼走出來的,也不知道當初走出這一道“傷疤”的人們,是爲了族羣的生活,還是爲了自己的利益,還是華夏民族當初的血液裡,也存在着冒險精神,所以纔有了這一條連接草原跟中原的“大道”。

但不管如何,就算是上一世的人們也都知道,論起蒼涼與廣袤,自然是當屬草原,而若是論起荒涼與貧窮,自然還是草原與連接中原的這一帶。

時近中午,乞石烈志寧跟張玄素氣喘吁吁的跑下馬車好幾回,終於在完顏璟的小臉兒望向葉青,在那小人得志的點頭後,長長的車隊這才停下來開始歇腳。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乞石烈志寧不滿的哼了一聲從葉青跟前走過,招來了金兵護衛,先是安排斥候找出向前推進幾十裡地,在太陽落山之前找到安營紮寨的地方。

而後這纔再次跑回來,與葉青、完顏璟、張玄素等人,在金人早已經在路邊一塊平坦之地備好餐食的地方坐了下來。

張玄素看着葉青擡頭張望着四周的山林,不無得意的說道:“怎麼樣兒,進入這磅礴大氣、氣吞山河的崇山峻嶺之中後,是不是會覺得你們臨安那鳳凰山、西湖等等都算不得什麼了?是不是知道你大宋的渺小了?”

不等葉青回過神來說話,乞石烈志寧依然帶着情緒的哼了一聲,冷冷道:“這可是我大金的疆域,宋國再富有,也不曾染指這大好山河,現在恐怕少卿的心裡頭已經被震撼的翻江倒海了,恐怕是嫉妒的要死。”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葉青沒理會乞石烈志寧的諷刺,也沒有理會張玄素的炫耀,而是雙手背後突然間念道。

唸完上半闕後,葉青臉上帶着得意的看着乞石烈志寧、張玄素,還有一旁雙眼全是小星星的完顏璟,痛心疾首道:“怎麼樣兒?有此景卻沒有好詩來襯托,你們大金這是暴殄天物啊。”

“你……?”乞石烈志寧從葉青開始念第一句的時候,就已經被葉青的詞句震撼,所以當葉青回過頭看向他們時,此時已經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了。

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葉青當場作出這上半闕的詞,確實是把他們心中最想要描繪的意思給抒發了出來。

“先生……可……可有下半闕?學生想聽下半闕該是如何的霸氣威武。”完顏璟伸手拉了拉正美滋滋的葉青衣袖,語氣甚至是帶着一絲的乞求說道。

此時乞石烈志寧跟張玄素,也顧不得他們的小郡王如此對一個宋人低聲下氣的請求對不對了,因爲他們也想聽到,那下半闕會不會更加的威武霸氣。

<div id="div_content_end"/>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