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songjiang-qingye7&bookmark=614"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高壽貞對於最後走進來的三人則是視若無睹,當然,對於進入大殿之後向他行禮的大理官員,他也是微微點點頭、隨意的嗯嗯幾聲便算是迴應了,把他身爲國相的威風抖的是一個淋漓盡致。
龍椅上的大理皇帝看着大殿內的臣子不時交頭接耳、小聲議論着,看了一眼離自己最近的高壽貞後,便是輕咳了一聲,待大殿內一片寂靜後,才緩緩開口道:“自杞、羅殿兩部,如今對我大理虎視眈眈,大有再次犯我大理之意。今日召見各位愛卿,便是想問朕該如何決策纔是。”
隨着段智興說完後,目光便再一次的望向了高壽貞,接下來他這個皇帝的使命,可以說是已經完成了一大半,若是不出所料,就只等高壽貞決策完畢後,自己再說一句高相所言極是,此事便有勞高相了,而後就可以退朝回去繼續鑽研佛法。
當然,今日因爲多了三個宋廷使臣的緣故,則是需要向三人解釋一番,如今不是大理不願放他們離開,而是自杞、羅殿要與大理兵戎相見,所以爲了三位使臣的安危,還希望三位使臣耐下心來再等候一些時日。
這樣的話語高壽貞決計不會跟葉青三人說的,所以自然而然的,是由坐在龍椅上的段智興來告訴葉青三人。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當着三位宋使的面,高壽貞顯然是也不願意弱了大理一國的威名,放下身段去與自杞、羅殿談和。
何況他初爲國相不久,恰值自杞、羅殿來犯,也正好是他藉着跟自杞、羅殿一戰,來提升他高壽貞名望,繼續壓制段氏的大好機會,所以他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過。
待領命的衆臣與武將離去,大殿內只剩下葉青三人,以及準備離開的高壽貞時,只見高壽貞突然望向三人道:“三位使臣留步。”
葉青、韓侂冑轉身,而史彌遠則是已經帶着笑臉說道:“高相不必爲我等着想,我們相信貴國必然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讓自杞、羅殿兩國退兵。再等一些時日也是無妨的,無妨的。”
“多謝史大人吉言。”高壽貞對於史彌遠還是很客氣的,但對葉青跟韓侂冑就沒有那麼客氣了,翻了翻眼皮,往前走了兩步後才道:“如今是我大理跟自杞、羅殿兩國用兵之時,本相還希望葉大人、韓大人能夠約束好自己的手下,莫要在這個時候爲我大理添亂纔是。”
“爲何不是高相把大理大街小巷的大理軍撤走呢?若是如此一來,即便是我們大宋兵士在驛館內憋的難受,他們也找不到發泄的對象不是?”韓侂冑冷笑一聲說道。
“對付自杞、羅殿兩個小小的國不國的部族,還不至於讓我大理如此興師動衆,難道韓大人以爲他們還真能夠打到我大理不成?”高壽貞冷言冷語道。
“那就預祝高相旗開得勝,早日結束邊疆戰事了。”葉青呵呵笑着說道。
“管好你們自己的人就足夠了,大理的事情不用三位使臣操心。”高壽貞聽着葉青的話語,但卻是拿捏不準,話裡話外到底是何意思。
當然,這也是高壽貞有些做賊心虛的緣故,自杞、羅殿陳兵大理邊疆,那也是在大理以北,而葉青他們若是回臨安,則是向東走,與大理跟羅殿、自杞的戰事根本不挨着。
所以這也只能說明,高壽貞是故意要繼續把他們扣押在大理,並不是因爲跟自杞、羅殿的關係緊張,所以才讓他們繼續停留在大理。
隨着高壽貞對着段智興行禮後離去,走下龍椅的段智興,看了看三名宋使,嘆口氣道:“還望三位使臣多多擔待纔是,一旦戰事結束,朕便立刻請高相同意你們回臨安。”
“多謝聖上。”葉青三人異口同聲說道。
段智廉在段智興的示意下,再次送三人回驛館,一路上史彌遠的心情很差,原本以爲這一次召他們進大理皇宮,是要放他們走,但誰能想到,自杞、羅殿偏偏在這個時候要跟大理交戰,這下倒好,恐怕又要在大理多呆上好幾個月,甚至是……誰知道這場戰事什麼時候纔會平息。
他當然希望大理跟自杞、羅殿之間的衝突能夠很快平息,最好是今天打仗明天就談和,這樣一來,他還能夠趕回去過上一個元日,而不是在路上,或者是大理過元日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送到驛館門口後,史彌遠第一個跳下馬車,也沒有搭理那太子段智廉,便扔下葉青跟韓侂冑徑直往驛館裡走去。
看着史彌遠離去,段智廉先是像葉青跟韓侂冑行禮,而後嘴上說道:“有勞兩位大人了,這些時日若是有什麼需要,直接派人來太子府告知我便可,我會在第一時間告知父皇,並以最快的時間給予你們答覆。”
“太子放心,既然我們答應了,就絕不會食言。當然,即便是我們沒有做到,對於您眼下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不過……未來可就說不準了啊。”葉青意有所指道。
不等段智廉說話,旁邊的韓侂冑也開口道:“自杞、羅殿兩國,若是贏了貴國,對於太子也並無多大影響,但若是敗給了高壽貞,太子可以想想,那時候高相在大理的聲威恐怕就是無人可及了,太子怕是危矣啊。”
段智廉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若是高壽貞這一次贏了自杞跟羅殿,恐怕整個大理,更是隻知高家而不知段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