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宋疆 > 第七百四十一章 从长计议

第七百四十一章 从长计议(2 / 2)

“跟你一樣,我也是今日剛剛在宮裡,得知聖上有聯手韃靼人之心,所以有沒有禮部的人跟韃靼人接洽,此事兒我還真不知道。”韓侂冑像是佔了葉青便宜似的,笑了一聲便走下車去。

望着韓侂冑的背影,葉青也漸漸明白,剛剛在宮裡點將臺處,趙昚顯然並不是突然心血來潮的問起自己這些事情,看來是在心裡已經謀劃跟韃靼人聯手很久了啊。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若是如此的話,想要說服聖上,對於葉青自己來說,就是真的有些難了。

如同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一樣,葉青的原本計劃中,若是虞允文能夠順利的收復河套三路失地,那麼他纔可以過黃河繼而壓迫金國的疆域範圍,最終的理想目標是,把金人趕出關內,自己奪回佔據燕雲十六州,從而留下身處韃靼人身後的金國,作爲戰略緩衝來牽制對中原虎視眈眈的韃靼人。

所有的前提條件是,在他沒有十足的把握拿下燕雲十六州前,絕不能讓金國在燕雲十六州後退一步,從而因此便宜了韃靼人。畢竟,如今的形勢,金國、韃靼人兩相比較,還是完顏璟比鐵木真好欺負一些。

葉青既要支持完顏璟對抗韃靼人,又要在完顏璟的背後繼續蠶食中原疆域,從而希望能夠早韃靼人一步攻取燕雲十六州,爲中原腹地奪回這一道銅牆鐵壁般的屏障。

這是一個矛盾的事情,但卻又是眼下最爲合理的辦法,只是,在他人眼裡,葉青此舉,那就是裡通外國的判臣賊子的舉動了。

不想與韃靼人聯手,除了忌憚鐵木真外,便是葉青深怕一旦聯手,朝廷會再次天真的認爲,韃靼人會把燕雲十六州在未來滅金後,還給宋廷。

燕雲十六州在遼、金手裡互換,始終不曾落在最想要燕雲十六州的宋廷手裡,但宋廷正是因爲燕雲十六州這個誘餌,不停的給自己頭頂換着欺負自己的強盜,遼國佔據着燕雲十六州,沒事兒就欺負宋廷玩兒。

金人拋出還被遼控制在手的燕雲十六州爲誘餌,宋廷就天真無邪的相信了金人的鬼話,聯起手裡把遼人趕到更遠的西北之後,回過頭才發現,金人非但不遵守諾言還燕雲十六州,反而還比遼人更加變本加厲的來對自己巧取豪奪,最終失去了半壁江山。

所以若是再被韃靼人以燕雲十六州爲誘餌來哄騙宋廷聯手,或者是宋人主動跟韃靼人聯手抗金,那麼……結果誰都知道:金人比遼人狠,奪取的是趙宋半壁江山,韃靼人比金人更狠,奪取的則就是整個趙宋江山,是要亡宋。

涌金樓裡的三人俱是有些愁眉不展,不論是最後趕來的史彌遠,還是先到的韓侂冑或者是葉青,每個人如今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正是因爲,今日每個人都被聖上趙昚剛剛敲打過。

剛剛彈劾王淮,而後就換來了聖上的敲打,這讓他們剛剛興起的打擊報復之策,不得不都爛在了胸腹之間,一時之間,無法快意恩仇。

史彌遠派遣下人等候葉青,便是想要跟葉青商議,接下來該如何,而葉青,如今的頭等大事兒則是,如何能夠說服聖上,不跟韃靼人聯手,韓侂冑算是比較輕鬆,但他同樣,在不能奈何、算計葉青、史彌遠的情況下,還要面臨着大理使臣到來後,如何說服大理人退兵,不再支持自杞、羅殿。

顯然,想要大理不再支持羅殿、自杞,必然是要給足了人家好處才行,而這種事情,顯然韓侂冑無法做主,只能是依靠其父韓誠。

而且還要有一個先提條件,那就是韓誠能夠在朝堂之上不受王淮的阻撓才行。

如同是一個圈一樣,三人都有着各自的疑難雜症,但藥引子基本上都是在王淮的身上,所以三人如今想要不愁眉苦臉都不行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從中自然能夠看出來,左相一職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力跟決策力有多大,特別是在如今的朝堂之上,想要一言堂,除非自己能夠身居左相之職,而且黨羽勢力還要衆多才行。

王淮雖然如今的勢力黨羽在被韓誠父子、史彌遠、葉青、趙汝愚等人蠶食,但畢竟在相位多年,其勢力、影響力依然是瘦死的駱駝一般,也只有站在趙昚的角度,才能真切清楚的意識到,即便是如今,王淮依然是朝堂之上的支柱,是決定性的人物,所以纔不能像葉青三人那般,快刀斬亂麻的隨意亂動。

“從長計議。”三人同時嘆口氣,而後異口同聲的看着彼此說道。

而在另外一邊的王淮跟樑克家,此刻也是長舒了一口氣,最起碼在這段時間內,他暫時不需要擔憂葉青等人,會對他有什麼大的動作了,不過暗地裡的一些小動作,顯然是不會少的。

隨着聖上禪位、太子繼位的日子臨近,很顯然,不管是王淮還是葉青等人,必然都會把心思放在各國使臣的身上,希望藉着他們的手,來打擊自己的競爭對手。

“如今看來我們還需從長計議,既然聖上今日一個個都敲打過了,但不代表着他們私下裡就不會拉攏各國使臣,在暗地裡搞一些小動作了。所以大人還需要小心謹慎纔是。”樑克家看着王淮說道。

“這是聖上的妥協,也是他……。”王淮撥弄着新鮮的茶葉,頓了下道:“聖上的敲打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想要一個安穩的朝堂交給太子,付出的代價往往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以後的朝堂恐怕只會更亂。”

“但……聖上總是要安穩的過度才行,總不能在混亂中把朝堂交給太子不是?趙汝愚、葉青、史彌遠,甚至是韓侂冑,無不被聖上視爲未來朝堂重臣,太子吏治下的支柱,所以此刻敲打,而後交由太子來駕馭,雖然顯得冒險了一些,但想必聖上相信太子能夠駕馭吧?”樑克家也有些頭疼的說道。

如今的朝堂亂象已現,若是太子英明神武、足智多謀,或許還能夠震懾住這些人,能夠駕馭梳理順了這些臣子,但若是稍微弱勢一些,朝堂之上恐怕就是會陷入到混亂之中了。

“想必這也是聖上對太子的期望吧,之所以按住如今潛在的相互攻訐、彈劾,便是寄望於在太子繼位後,能夠駕馭的了這些人,但……。”王淮搖頭:“我對此持懷疑態度,葉青十四道聖旨纔回臨安,由此可見此人絕非忠臣良將。韓誠父子戀權,史浩祖孫貪財,都非是我大宋朝廷之能臣。趙汝愚乃是宗室第一人,此人野心城府也極深,隱忍多年復仇於信王,而後起勢,顯然也決計不會在這個時候甘於人後。所以太子繼位,真的能夠駕馭這些臣子嗎?我持懷疑態度啊。”

王淮臉上寫滿了憂慮,未來的朝堂對於他來說,或許已經不再跟他有任何關係,但誰願意看到一個亂象叢生、俱是爲了一己之私的朝堂?

即便是自己這幾年獨斷朝堂,但自認爲出發點都是爲了大宋朝廷、爲了民族大義,非是爲了自己。而今朝堂之上漸漸崛起的這幾位,有哪一個像他這般心懷大義之人?哪一個不是爲了自己一己之私利?

“如此說來,豈不是太子一旦繼位,朝堂亂象便會爆發,到時候……。”樑克家眉頭緊鎖:“到時候豈不是無人能夠制衡?”

“太子雖已成年,膝下有子,但太子這幾年的舉動,除了將作監在他手裡還算是不錯外,其餘的並無法看出太子自身有多大的能力來。所以朝堂危矣。”王淮憂慮的說道。

看似深明大義、心懷天下的王淮,顯然並沒有意識到,朝堂亂象已顯的根源,除了因爲聖上趙昚這幾年無心理政的因素外,便是因爲他獨斷朝堂後清除異己,打壓他人如韓誠等臣子而留下的因果關係,才使得如今的朝堂開始漸漸的越發動盪,越發的不可收拾。

<div id="div_content_end"/>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