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songjiang-qingye7&bookmark=1085"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夕陽西下,濟南郊外的一羣人緩緩沿着小清河向城內行去,河面上的船隻也同樣是漸漸稀少,但即便是如此,今日這一切瞧在葉青的眼裡,還是頗爲的欣慰。
運糧儲糧對於北地都是一件大事兒,而水路顯然要比陸路能夠爲北地節省不少人力與物力,所以有了直通入海的小清河之後,即便是那開啓於隋朝的大運河,也在北地此時的眼裡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
大運河雖然同樣對於北地極爲重要,但因爲相對而言還屬於內河,在從南邊過來時,自然是要面臨一道道的關卡,這對於北地來說,想要大規模的運糧儲糧,都會驚動朝廷。
而走近海水路,自然是可以繞過重重關卡,加上可以直接南下至廣南東路、廣南西路,所以對於北地來說,小清河在短時間內,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儲運各種物資的最佳渠道。
黃昏下的濟南府少了臨安這個時間段該有的喧囂繁華,多了一絲勞作一天後的疲憊感與落寞,馬車上的鐘晴在逛了短短半日的濟南府後,又一次給馬車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物品,小到鞋帽、玉器、長命鎖等物品,大到一口箱子等等物件,被她又是滿滿的買了小半車。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這些物品都是要在這幾日送回到揚州的,以此來表達鍾晴對於鍾葉等人的偉大母愛。
與辛棄疾分別回到府邸,墨小寶在門口相迎,指使着其他人開始把馬車上的貨物搬回到府裡,自己則是走到葉青跟前,把一封信交給了葉青。
“蒙古人派遣了使臣木華黎、博爾術二人要來濟南跟您商議一些事情,這是今日剛剛收到的信。而根據傘的消息,他們如今已經到達長安,不日便會來到濟南府。還有便是,董晁也來信,衛紹王完顏永濟也打算近期來濟南府。”墨小寶跟隨着葉青向府邸內一邊走一邊稟報道。
“看來蒙古人最初以爲我會去長安,如今知道我到了濟南府後,這是乾脆打算來濟南找我了。”葉青對於蒙古使臣的目的,基本上已經是一清二楚。
無非是要麼想要跟自己聯手對金,要麼便是想要通過這次出使來穩住自己,從而使得他們可以毫無顧慮的繼續西征花剌子模。
“所以末將以爲,這金國的衛紹王選擇這個時候來濟南府拜會您,看來也是因爲蒙古人使臣的緣故。”墨小寶越來越有大將風範,會站在全局的角度考量道。
“不錯,既然扎木合的頭顱都能夠送過來,那就說明,完顏璟是鐵了心要跟我們聯手了。而今看來他們也是得知了蒙古使臣要來一事兒,所以纔會派遣衛紹王來濟南吧。”葉青開始在腦海裡初步謀劃着接下來北地的各種打算。
長安是如今北地對於鎮守西北的重要門戶,雖然說在長安以西,如今還有劉克師、李橫鎮守的安西都護府,但北地的縱深戰略顯然沒有那麼強大,長安其實才是他們的重中之重,也是他們最爲要嚴防死守的地方。
當然,這只是站在戰略的層面而已,如今隨着夏國的滅亡,安西都護府自然是同等重要,但因爲蒙古人的強悍,讓葉青在戰術上,不得不對長安委以更多的重任,把此當成既是北面正面抗衡蒙古人的第一道防線,同樣,也是把此作爲安西都護府身後的第二道防線。
如果說長安是北地於西北的重要門戶,那麼如今濟南府,則是北地於東南的重要門戶,在葉青逗留於長安時,長安的重要性,隨着蒙古人、金人,乃至夏人、遼人的往來,而變成了一個如同北地的“都城”一般的存在。
如今隨着葉青駐守於濟南府,濟南府的地位也便開始漸漸變得越發的重要起來,隨着蒙古人跟金人的使臣再次到來後,濟南府也將會向長安一樣,變成對於北地的一個重要城池。
長安是北地於西北的門戶,濟南是北地於東南的重要門戶,唯獨兩者之間的開封與洛陽,如今的地位卻是依舊在直線下降。
開封、洛陽於北地就像是一個燙手山芋一般,也更像是一個定時炸彈一樣,讓葉青既不敢靠的太近,但又不能拱手讓人,既不能派遣重兵鎮守,深怕如此一來,引得臨安朝廷震怒,但又不得不在四周駐兵,以此來防備金人的突襲。
開封府終究對於朝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但如今若是想要朝廷自臨安遷都回開封,別說皇室願意不願意、舍不捨得了,恐怕就是早已經習慣了臨安繁華與富庶的朝堂臣子,都沒有人捨得離開臨安回開封。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顯然不只是隨便說說,對於習慣了安逸的朝廷來說,想要離開臨安這個溫柔鄉,再去北地的粗曠豪邁的地方,讓他們哪怕只是想想都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繁花似箭的臨安,遠遠要比開封更爲吸引人,更何況如今的開封,還是與金人只不過是一河之隔,若是此時遷都,想必沒有誰願意去過擔驚受怕的日子,即便是開封周邊還有葉青的鐵軍鎮守,但顯然沒有人願意在這個時候提及還都一事兒。
可若是一直任由開封府就這麼空着,朝廷在如今葉青於北地越發穩固後,又不得不擔憂葉青會不會有朝一日跑到開封,畢竟長安、濟南兩府,史彌遠等人可是曾親自去過,雖然沒有像臨安這般繁花似錦,但如今也是充滿了勃勃生機的重要城池。
而若是一旦葉青把重心放到了開封,加上葉青的勢力在北地越來越強時,那麼臨安的朝廷,跟北地的開封,隨着時間的推移,會不會讓天下人把開封當作大宋朝的正統之所在?
讓朝廷還都那是不可能的,但讓葉青在有朝一日像對長安、濟南那般盤踞,朝廷也無法視若無睹,終究是大宋朝的都城,豈能由一個臣子盤踞,而讓真正的朝廷偏安於江南?
“所以史大人對的意思呢?”趙擴微微皺眉,看着勤政殿內的史彌遠、留正、慶王以及崇國公四人問道。
此時趙擴的腦海裡,不自覺的便浮現出葉青那即便是帶着隨和笑容,但舉手投足間有如指點江山般的梟雄形象。
“臣以爲北地如今大勢未定,貿然議還都一事兒還爲時尚早,但如今北地既然又已經相對趨於安穩,臣認爲不妨先着人修建東京宮城,如此一來,既能夠讓北地百姓知朝廷收復中原之志,也能夠爲日後還都提前做好一切應有之準備。”史彌遠開始打着北地開封府的主意說道。
“先修建宮城自然可行,但……。”留正看了看趙擴,而後目光又掃過史彌遠,沉吟了下後憂慮道:“但這筆錢誰來出?葉節度使怕是不會出這筆錢吧?”
說完後的留正,不自覺的看了看慶王跟崇國公,剛剛二人可是把如今的長安城修建,以及濟南府的擴建都大大誇讚了一番,其話語中不乏替葉青邀功請賞之意。
所以此時的留正,不得不出聲提醒聖上趙擴,朝廷若是想要修繕開封府的皇城,人家葉青是否願意呢?
Wωω● тt kan● c○
“史大人以爲呢?”趙擴再次對史彌遠問道。
“臣以爲加徵北地賦稅即可,如今北地已非是前兩年那般連年受災,如今百姓吃飽穿暖,家家都有餘糧,足以承受修繕皇宮的費用。而聖上若是開恩,臣以爲戶部自然也可以資助一筆費用,如此想必葉大人自然是不會有任何怨言。何況,這也是聖上給他葉青一個爲朝廷盡忠的機會。葉大人必然是不會拒絕,甚至還會對聖上感激不盡的。”史彌遠開始給葉青挖坑道。
“北地連年受災,如今北地自產糧食不過是剛剛夠百姓果腹而已,若是加徵稅賦修繕皇宮,恐怕會引起百姓的不滿,甚至還會使得那些原本落草爲寇、剛剛下山的百姓,再次落草,如此於北地之安穩絕非良策。”慶王開始皺眉,跟剛剛眉飛色舞的誇讚長安、濟南的樣子簡直是判若兩人。
崇國公趙師淳在旁不由的微微嘆口氣,他跟慶王今日的本意,本來是想要讓聖上知曉葉青在北地的安民建城的功績,誰曾想,史彌遠竟然陰險的藉此事兒大做文章,一時之間,竟然使得他們二人心頭生出一種好心辦錯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