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songjiang-qingye7&bookmark=1121"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在前往隴城兵營的途中,耶律楚材終於是意識到,葉青跟金國的所謂盟約,完全就是爲了違背用的,特別是這一路行來,在耳邊響起喊殺聲之時,耶律楚材瞬間感到心頭一陣冰涼:葉青壓根兒就沒有打算過跟金人真正的結盟,所謂的盟約只不過都是緩兵之計,葉青的心思其實一直都在繼續北伐之上,包括如今他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爲了北伐在做準備。
一排排望不到盡頭的低矮營房開始映入眼簾,因爲緊鄰關山的關係,所以這裡的營房大部分都以爲石頭建造而成,縱橫交錯之餘如同一個城池一般,街道同樣是很寬敞,但比起其他城池的人來人往、車馬轎子來,在這裡能夠看到的則是一匹匹戰馬,以及一捆捆箭矢被放在馬車上向大營內運送。
並未着甲的衆將士,輕鬆的行走在大營內的道路兩側,一排排樹木呈現的陰涼,倒是跟人一種幽靜的感覺,與剛一進入大營時,那撲面而來的強悍氣勢則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同樣,在大營內也能夠看到一些商賈百姓,爲龍城大營供給着整個糧草等物資。
王重、謝倫二人一左一右,帶着葉青、耶律楚材等人沿着大道繼續向大營深處行去。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足足能夠容納五萬人的大營內,經過這兩年的擴建,如今已然頗爲完善,不管是步、騎兵種,還是其餘如三千營那般的神秘大軍,如今在隴城大營內,都有着屬於自己的營地,彼此之間互不相干,但若是在應急馳援時,卻是能夠在短時間內,立刻就組建成一支可以攻城掠地的大軍來。
耶律楚材有些不可思議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時不時能夠看到一些宋人將士對着王重、謝倫行禮,而後便會繼續忙着自己手裡的事情。
對於葉青跟他的態度,則就像是沒有看見一般,在第一時間就被各將士無視,而葉青顯然也並不在意,加上王重、謝倫也早已經習慣了葉青在軍中的不拘小節,以及軍中的規矩制約等,所以也並不覺得有何不對。
可在耶律楚材的眼中,顯然這一切都顯得有些不可思議,除了從來沒有想到,一個兵營可以建造的如此之大外,便是對進入大營後的所見所未都讓他感到了前所未有得吃驚。
這樣的營地在金國根本難以見到,即便是有行軍打仗的兵營,但大部分都是如同一盤散沙一般散落在各地,只有當戰事來臨時,纔會第一時間把所有人召集起來。
而像隴城大營這般,一直都聚集着近五萬人的大軍在營內,這對於耶律楚材來說,完全是無法想象的一件事情。
“由誰換防牧馬鎮的大軍?”隴城大營的議事廳內,葉青同樣是好奇的四處打量着,嘴裡漫不經心的對身後的王重跟謝倫問道。
“末將前兩日已經跟虞允文副都護商量過了,武判會從興慶府回到隴城兵營休整一些時日,而後便會前往牧馬鎮,接替武判與劉克師駐守興慶府的則是田琳。”王重對着葉青高大的背影解釋道。
原本跟謝倫只是龍城大營的兩個統領,但自從跟隨葉青一同在延州抵禦金兵後,這兩人也就從那一刻起,被打上葉青的標記。
所以如今回到隴城繼續任統領後,兩人時不時還會跟大營內的將士,講述跟葉青一同作戰的種種事情,大部分的時候,兩人在提起葉青時,神情都顯得是與有榮焉,彷彿能夠跟葉青一同征戰那纔是最爲幸運的事情,同時也很驕傲能夠在葉青的親自率領下與金人作戰。
兗州一戰雖然最終結果是葉青主動向金人求和,而後才終止了戰爭,但那一長達半年的攻防戰,到底誰佔了便宜,其實還很難說。
而宋跟金在這件事情上自然是各執一詞,金人從來不會提及延州攻防戰中,他們死傷在戰場上的兵士要比宋人多的多,在他們看來,那一戰打到最後,是葉青主動向他們求和就足夠說明是他們贏了那一戰。
而在宋人這一邊,說辭自然是會長自己志氣、滅金人威風,金人兵士死傷遠遠超過兵力本就不佔上風的宋軍,以及長達半年多的戰爭,宋軍在葉青的率領下以寡敵衆,硬生生守住了延州,讓金人完全難以前進半步,最終不得不議和收兵。
王重、謝倫、司馬堅,以及後來馳援過去的衡嶠,在延州一戰後都徹底成了葉青的心腹愛將,雖然在軍中地位還不及李橫、墨小寶、鍾蠶等人,但如今也已經可以被列爲葉青第二梯隊的心腹。
田琳、歷仲方自葉青北伐開始,便一直跟隨在葉青身邊,所以田琳在去了興慶府後,歷仲方必然是會前往濟南府,而中間的京兆府,則是有武判來協同其他三個都護府來鎮守。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其餘如同李橫,則是因爲西平府的重要性,讓北地以及葉青,不得不多加一道佈防的陣線,以此來防備有可能的蒙古人的偷襲。
葉青麾下如今依舊是武將優於文臣,大批的武將都是真正的跟隨葉青上過戰場,或者是曾經獨當一面率軍作戰的能征慣戰者,而在文臣方面,如今因爲科舉之事兒大開方便之門,以及開恩科一事兒,大大緩解了北地的用人方面的窘困,但若是跟武將比起來還是稍顯不如。
葉青默默的點頭,而後轉過身才在上首坐下後,示意王重三人也坐了下來。
耶律楚材一直默不作聲,跟隨着葉青在進入議事廳後,一直望着那牆壁上諾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