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1071章 神来之笔(中)

第1071章 神来之笔(中)(1 / 2)

无论是北齐还是北周,春耕都是忙碌的。邺城地区的春耕已然结束,而晋阳的春耕,却依旧如火如荼。大量的非洲草棉,也叫“高昌棉”的农作物,被种植在太原盆地、汾阳盆地等耽误春耕的土地上。

因为高昌棉的播种日期正好比粮食作物晚一两个月,所以在晋阳失去种粮和大量人力之后,居然可以把土地的耕作衔接上。当然,这里已经种不出粮食了,所有人吃的都是靠邺城地区输送。

荆襄的核心襄阳城外,水鸭成片成片游弋在汉江边上,真是应了那句诗:春江水暖鸭先知!

渔民们在附近的池塘里面洒下鱼苗,然后等待着鱼儿长大后,成为他们饭桌上的美味。荆襄爱吃鱼,甚至可以说鱼类是普通百姓补充动物蛋白的唯一渠道。

穷人除了主粮和难以下咽的蔬菜以外,也就只有鱼可以吃。在缺少食盐的年代里,鱼的存放很有些问题,所以跟鱼有关的菜,很多都是以各种各样的“咸鱼”存在的。

汉江上离岸边不远的一叶扁舟上,一位身材修长,头发及腰的中年男子,正在眺望东方,似乎有客人会从这里来一样。

“主公,这里风大,我们回去吧。”

说话的军士划着船,身上穿着厚厚的皮袄,他似乎眉头不展,心事很重的样子。

“你这是想家了吧?何止是你啊,我王琳也是在思念家乡。”说话的男子,正是名义上替北齐镇守荆襄,而实际上则是游离于各国独立存在的荆襄大都督王琳!

麾下精兵数万,若是动员一下,拉起十万人马不是问题。可谓是这一带跺一跺脚,地面就抖三抖的大人物。

给他划船的,乃是王琳的亲信,司马潘忠。

“主公,陪您起家的我们这些兄弟,无不思念家乡啊。这荆襄虽好,却始终不是故土。”

潘忠轻叹了一声,有好多话不知道要怎么说出口。

俗语有云:饱暖思XX。当人安定下来了以后,他就有各种各样进一步的需求,当然,这不是剑人矫情,而是人类的天性。

当初王琳朝不保夕,连根据地都没有,快要被人赶到湘西“打游击”,可谓是一个大写的“惨”。

那个时候,他麾下水贼出身的亲信部众,全都众志成城,紧紧跟随他左右。除了忠心以外,无路可走,也是不可说却不得不说的原因。

好不容易有了襄阳这块根据地,王琳很快安定下来,有了固定的地盘可以好好发展。然而,他麾下的那些人,想法也开始多了起来。

最过分的一条,就是叫嚣着对北齐开战,打回两淮老家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对于这种言论,王琳都是稍微呵斥阻止,却不惩罚那些乱说话的人。

堵不如疏,这些建立在思乡之情上的抱怨,实际上只是一种很朴素的感情。这些人未必了解跟北齐开战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他们想要的,只是离开荆襄而已。

“这一两年,先不考虑那些事情了。等我们发展壮大之后再说吧。先要让弟兄们都舒舒服服的过日子。”

对于这句话,潘忠听到的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实在是话说三遍淡如水,听还不如不听。

他长叹一声,也不言语,逐渐划船往岸边驶去。

来到岸边,王琳和亲信司马潘忠,正好遇到长史陆纳急急忙忙的赶来,像是有急事一样。

“可是周军出现在汉江口?”

一见陆纳,王琳就疑惑的问道。

襄阳是扼守汉江的重要通道,从蜀地汉中而来的军队,想不经过这里是不可能的!王琳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蜀地而来的周军,与汉江对岸的周军配合,攻打襄阳。

“那倒没有。”

陆纳神色有些古怪,看了潘忠一眼,似乎是想屏退对方。

“不必了,你们都是我的亲信,有话可以当面说。”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