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客气了一下,再次看向温体仁。
温体仁犹豫了一下,随即说道,“微臣支持周提督的建议,给蒙古人设立郡王、亲王爵位。”
他一咬牙继续说道,“当今大明内忧外患,提升爵位阶位, 如此时期,有利。更何况周提督对比了建州逆奴给蒙古人的爵位官阶,建州逆奴已经给了亲王、郡王等爵位,哪怕爵位不能和我大明相比,但我大明也不能弱了这个名头。”
说到这里,温体仁后退了两步,垂手待立。
崇祯皇帝不置可否,又看向了军机大臣兵部大臣尚书杨嗣昌。
“臣也支持朝廷提高勋爵等级,否则, 不足于笼络那些蒙古人。当然,为了今后防止出现勋爵权势太大的弊端,可以规定此爵只授予依附我大明的外族部落首领。”
已经有了两名大臣表达了意见,再问恐怕也是一样的答案……但他还是下不定决心。
他又看向剩下的二人。
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程国祥、军机行走兵部左侍郎方一藻齐齐出列道,“臣等附议。”
“果然……”崇祯皇帝心中轻叹一声,“果然如此。”
这时他也不藏者、掖着了,沉吟了一下说道,“非朕不愿提升爵位等级,而是祖宗有令,非皇族不得封王,亲王、郡王,非皇室宗亲不得册封。当然事有权变,不是不能更改。但是一开口子,就扎不住口了。异姓封王,对朝廷影响非小甚大。且外朝官员,也不知道是何反应。”
这时崇祯皇帝略一犹豫,但还是说道,“这些都是小事, 在朕手中改变祖宗家法,朕能控制住局面,但子孙后代,万一有一权臣威望甚高,封为异姓王,心有不轨,大明江山定会动荡不安, 此乃朕之忧虑。就是朕颁旨只封于蒙古部落首领,也会有援引之事发生。”
温体仁却有不同的看法, 大明现在危机重重, 应固当下才是根本。
他上前道,“皇上, 子孙自有子孙福, 大明需要这些蒙古人相助。一加一减,就是两三万的弓马娴熟的骑兵兵马, 此等兵力足可以影响到了大局。臣观看了周提督有关建虏的封爵规定,虽然是抄袭我朝典章, 但也有一些新意, 可借鉴之。”
“还请皇上决断。”
温体仁心中非常担心崇祯皇帝的拒绝。
作为首辅,天下上疏的奏疏, 他几乎都看了。
大明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了,有机会收服蒙古两部四旗为大明效力,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绝不容错过。
温体仁道,“皇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勋爵只是荣华富贵,不安排差事就行了。这些外藩蒙古给以较高的勋爵,只是名头荣耀而已,大可放心。”
“不过这次两部回归大明,喀喇沁首领两旗固鲁思齐布、色楞原来就是朵颜三卫都督都指挥苏布地的儿子和叔叔,按原职封赏就行,土默特两旗首领,直接授予一品右都督就行。”
“嗯……”
崇祯皇帝有些意外,原以为这次要给归顺的蒙古人授予郡王爵位,没想到自己的军机大臣兼首辅给的是这样的建议?
既然爵位够用,那朝廷为什么要改变爵位阶位呢?
崇祯皇帝有些疑惑地看向了温体仁。
温体仁只好解释道,“这个爵位提高到王爵,与这些蒙古人有关,但不能现在就用。提高上限,给人希望,但要有军功而得之。据周提督来报,漠南蒙古两部四旗,乃是被逼而为,并非自愿,所以这一次,不能高授。”
“将我朝对外爵位提高到王爵,那是今后为建虏和以后蒙古各部来投,做好准备。大型部落的首领受封亲王,中型部落首领受封郡王,他们又不参政,只管本部,只是定了一个名号,享受一份俸禄而已。”
崇祯皇帝若有所思。
停了一会,崇祯皇帝做出了决定,爵位最高者,为郡王。
封两部四旗归顺首领为三等国公爵位,世袭罔替。
现在是朝廷的艰困的时期,与承平时期不一样,对归顺的蒙古部落只能加以厚恩以待。
至于派出重臣代表朝廷参加盟誓仪式,崇祯皇帝望向屋中的三个军机大臣和军机行走大臣方一藻,半天后,轻摇摇头,目光望向文渊阁内阁值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