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梨上街买海棠梅花糕时便听到了百姓的议论,待回了客栈,连忙同姜韶颜说了开来。
香梨还是特意寻了个姑苏路边的阿嬷打听了才知晓的。里头的陷有豆沙、芝麻、肉等等,据阿嬷说最“正统”的味儿就是豆沙的,一般吃过梅花糕的老饕都会先挑豆沙的。
围观的百姓纷纷叫好。
如此一个“摸鱼”名声在外,又政绩实打实的代县令从江南道都府定下人选开始就已引得不少姑苏百姓惊叹了。
毕竟杨家女眷鲜少露面,这杨家在外走动的都是杨家这位管事,是以对于姑苏百姓而言,这位杨家管事可是不折不扣的熟人了。
这种混合了过往记忆的吃食,一口咬下去总觉得除了好吃之外似乎还掺杂了一些看不到的情绪。
简直……简直同京城那个石御史一个样。
正在说话的香梨眼见姜韶颜一下挑走了豆沙馅的不由一惊,诧异道:“小姐吃过梅花糕?”
姜韶颜“嗯”了一声,挑了个豆沙馅的梅花糕拿了起来。
还没进县衙的大门,就同杨家管事起了一段精彩的争执。
一番训斥叫杨家管事不知是懵的不知所措了还是确实不在理,一时间竟哑口无言。
更何况近些时日,吴有才那不掺杂一点“水分”的政绩着实把整个江南道的百姓惊到了。
“小姐,街上好多人都在夸吴有才呢!说他不畏强权什么的。”
“这外头都把吴大人说成什么样了?可瞧瞧人家的政绩,那都是实打实的!”
吴有才倒是没注意到训斥杨家管事的时候居然还有百姓特意过来看他。
给了还怔在原地的杨家管事一句“这件事你找季世子去”,吴有才便匆匆带着人进了衙门,而后迅速让人关上了衙门的大门。
待到百姓的叫好声传来,吴有才吓了一跳,老脸顿时一红,这么出风头的事他打从娘胎里出来就没经历过。
是以眼见姜韶颜想也不想便挑了豆沙馅的,香梨才会惊叹出声。
姑苏城不比宝陵,在一众江南道诸城里,姑苏可谓声名赫赫,还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是以姑苏城内不止繁华,其内所居百姓富户也比宝陵多了不知多少。
她在现代时就好这一口梅花糕,幼时街头还有走街串巷的梅花糕摊贩贩卖这样的吃食,待到长大了,就不多见了。
梅花糕这种东西饶是自诩“见多识广”的香梨在长安却是也没见过的,整个大周似乎只在江南道这里有,而且还不是每城都有,宝陵就没有,只姑苏有。
……
“会的。”姜韶颜拿着手里热乎的梅花糕,虽有些烫手,却拿的稳稳当当,“要是这么就被吴有才喝退了,待到此事事了,杨家还怎么在姑苏立足?”
杨仙芝的事也不过是杨家投石问路,试探试探吴有才的反应。
眼下吴有才的“强势”落在大丽的眼里,想来,也要开始谋划了。
姜韶颜咬了一口豆沙馅的梅花糕:豆沙的甜味在舌尖晕开,淌入心底。
眼下她知道大丽,大丽却不知道她,这种感觉真真不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