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十分出名的蛋壳黑陶,还是红陶、彩陶,都值得做一些。
不管是用来收藏,还是展览,都是很好的。
史前的陶瓷,比较出名的窑口,就应该是马家窑了。
故宫陶瓷馆之中,马家窑彩陶,尽显高超的绘画技巧和非凡的想象力,可以说是彩陶当中最为精美的一批。
马家窑文化,因最初发现于甘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
马家窑文化距今000年左右,主要分布于甘、青地区。
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
马家窑文化陶器造型,主要有钵、瓮、盆、双耳罐等。
陶器质地有泥质红陶、灰陶、夹砂红陶等。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特别发达,与仰韶文化彩陶相比,马家窑文化彩陶图案具有显着的旋动特征。
其旋动的方式丰富多样,或交错盘旋,或来往反复,使人感到变化莫测,回味无穷。
故宫陶瓷馆从陶器开始讲述我国陶瓷发展历程,而马家窑彩陶占据了陶瓷起源中的一个“章节”。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彩陶漩涡纹双系壶,肩及上腹部以宽肥的黑彩条带,和细窄的锯齿状条带,构成漩涡纹。
利用弧线的起伏旋转,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韵律感。
这种将柔和的弧线和醒目的圆点,相结合构成二方连续的装饰带,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像是彩陶漩涡菱形几何纹双系壶,此件彩陶就属于典型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半山类型彩陶的特点,是用红彩和黑彩两色相间的锯齿纹为骨架,构成各种图案。
细部再装饰几何纹、网格纹等,装饰花纹比马家窑类型彩陶复杂。
所绘图案面积较广,从口沿至下腹部都有。
最常见的有水波纹、漩涡纹、葫芦纹、菱形网纹、平行带纹、方格纹、蛙纹和附加堆纹等。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作品,制造时间约在公元前40-前030年。
其中的彩陶蛙纹双系罐,是于橙红色陶衣上以黑彩描绘变形蛙纹。
图案线条流畅,富于变化,与造型协调一致。
变形蛙纹作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上,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体现了远古人们对于繁衍生殖的渴望。
青蛙产下许多卵,孵出许多蝌蚪,正是繁衍旺盛的象征。
像是这样的彩陶,马家窑还出土了不少,比如马家窑类型的彩陶水波纹钵和半山类型的彩陶葫芦网格纹四系壶。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处于约公元前3370-前80年。
水波纹是马家窑文化陶器上常见纹饰,体现出当时黄河上游地区人们对水的感受,蕴含生机和活力。
上部以黑、红褐两种彩描绘葫芦形纹,内画网格纹。
再就是彩陶菱形网格纹单柄罐,这种网格纹是新石器时期彩陶上,较为流行的一种纹饰。
这种纹饰应该是人类采集狩猎经济生活时代,网猎活动和网猎文化在陶器上的反映。
马家窑先民通常选择在水边南向的台地上聚居,水波纹是他们日常所见河水的图案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