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炉自问世以来,到今天,这五百多年间,历朝历代都在仿制,几乎没有断代的,这仿制也算流传有序了。”
李卷土上手掂量了一下,接着说:“这个大约是清仿的,清初吧,民仿的,一个乱世刚结束,仿制的材料和工艺都不怎么样,用料轻薄,工艺也糙,在仿品中,也属于中下品了。”
孔掌柜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苦笑着自我安慰:“好歹算是个老物件,清初的,也有三百多年了。我收的时候,说是这炉子从前在一座道观中一直用着,有香火的。后来破四旧,才断了香火。”
古玩行,每一个物件,都有故事。
“看这烟熏火燎的样子,故事像是真的。不贵就留着吧,今后肯定能涨。”
“不贵,十五块钱一斤收的。”
这玩意还能论斤收,孔掌柜也是个能人了。
吴巧云也看了看这个香炉,没看出来什么名堂,就问:“掌柜的,你这里有编钟吗?”
孔掌柜看了假小子一眼,又看着李卷土,没接这话。
李卷土:“这是我一个朋友家的小孩,没见过啥世面,不太懂规矩。”
孔掌柜:“这可不敢乱说,你问的那个是国家文物,倒卖文物是犯法的。”
吴巧云撇撇嘴,不屑一顾。你才没见过世面,本姑娘在大豫省也是走南闯北的,犯法的事情,见的多了,那些土夫子,有合法的吗?
掌柜的都露面了,李卷土也不好当面置评店里的藏品,这教学也就不好继续了,索性告辞,带着吴巧云离开了紫云斋。
冬日天短,来到街上,天色将晚。
吴巧云:“我去收拾一下行李,在你那院子汇合。”
李卷土嗯了一声,两人分道而行。
晚饭还是李卷土亲自下厨,一个主菜,大公鸡蘑菇炖土豆。
还是四人晚餐,两大一小三个女人,加上一个李卷土男人。
豆豆吃的一点不比大人少,啃了一个大鸡腿,外加两个大翅膀,小胖手和小胖脸上,都油乎乎的,花棉袄也沾了不少油,显得更花了。
李卷土专门对付蘑菇和土豆,这两样东西,充分吸收了鸡肉的汤汁,比鸡肉还好吃。
晚饭过后,李卷土和吴巧云就赶往火车站。李卷土挎着个大书包,吴巧云披着一件米白色呢子大衣,穿一双黑色皮靴,带着一顶前进帽,一幅墨镜,留着八字胡,拎着一个精巧的皮箱,恢复了假小子的装扮。
两人顺利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正值春运期间,车上的人比较多,两人坐的是硬座,好在京城是始发站,有座位。
上车之后,吴巧云的眼睛就忍不住叽里咕噜乱转,出身盗门,都养成“职业习惯”了。
小偷小摸的蟊贼,也要过年,临近年关,列车上人员混杂,正是下手的还好时机。
这趟列车是由京城发往豫省的省城豫州的,吴巧云因此特别关注。她不想碰上哪个不开眼的小贼,让她这个豫省盗门瓢把子的大小姐,在李卷土面前栽了面子。
她老爹只告诉她李卷土是总门的人,身份似乎很高,但也不知道李卷土的具体身份,只凭令牌识别,见令牌如见门主。
吴巧云心气很高,这个总门下来的持令牌的使者,如此年轻,并不足以让她信服。
喜欢市井风月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市井风月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