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赵义的观点并不为大家所认同。除开哑巴一样的独狼外,多数人都觉得他太神经质了,或者说过于多虑。
于是,赵义便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毕竟他又没有能战群儒的三寸不烂之舌,只能少数服从多数,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派出特使。
李勇打趣的跟赵义说,让他不用担心。并且声称:一个人的眼光,可能会有错;两个人的眼光,可能是物以类聚,看的不会那么准;但是,很多人的眼光加一起,看的就一定是清晰透彻的。
赵义严肃的意赅的抨击道:你真以为,干靠人多就能把事看清晰透彻了?在很多事情上,多数人对于基本常识都一无所知,只知道自个的喜怒哀乐和一亩三分地!就这等水平,即便人再多,照样不及内行人看的通透!
李勇不高兴了,质问道:“你这意思……是觉得除了你以外,别人都睁眼瞎吗?”
赵义轻蔑一笑,跟着反问道:“没有参与过实际调查的,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睁眼瞎?”
当然,不管赵义如何反对,理由如何充分,都改变不了会议作出的决定。劝降行动依然要按计划推行下去。
……
之后,逐寇兵团方面派出了特使,前去劝降叛军指挥部的普通士兵。为了保证成功,他们组织了非常强大的阵容——344团团长领队,下辖一名来自逐寇兵团的少校军官,另有两名士官及一名战士。
在叛军指挥部前,特使队伍赤手空拳的与守军指挥员进行着交涉,可以说诚意满满。整个谈判的气氛十分融洽,进展也十分顺利,双方即便有分歧也不至于面红耳赤的吵起来。
总体来看,这次劝降要比之前任何一次都顺利的多,成功是没有悬念的。
然而,赵义却敏锐的察觉出了问题——顺利过头了。当然他也怀疑是自己潜意识中的挑刺,但是直觉告诉他,过于顺利定有猫腻。
很快,特使队伍找到了谈判之所以顺利的原因,即国人之间任何事都是有的商量的。可惜,悲剧的是……他们知晓这一原因方式靠的是对比。
既然有了对比,那就有参照的对象。很显然,能让特使队伍得出如此结论,这参照对象定然不好说话,甚至都未必是国人。
特使队伍周遭的角落里,突然钻出一大群褐色皮肤的鬼人。这些人吵吵着令人听不懂的方言(其实是英语),用武器逼迫着正在与特使队伍交涉的战士闪到一边,跟着转而对特使队伍以暴相待。
这群褐皮鬼人的行为,完全超出了众人的意料。毕竟“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在中国哪怕乳臭未干的小孩都知道,但是这些人对此完全没有概念。
如果只是不懂规矩还可以解释,但是最叫人无法理解的是,他们还看不懂形势,还不知道自个的斤两。似乎在他们眼里,只要自己逞凶斗狠、大杀特杀,一切都会为自己让路。完全不懂什么叫善意诚意,什么叫克制忍让,甚至不排除他们将这些看做了懦弱可欺、卑微至贱。
面对褐皮鬼人的无端暴力,特使队伍的五名官兵只得仓促反击。然而,无奈寡不敌众,英雄气概弥补不了己方的劣势,最后全员被褐皮鬼人躺在地。特使队伍死了四个人,只有领队幸存,但是也头受重伤岌岌可危。
——
特使队伍在交涉过程中被敌袭击,如此荒唐之事瞬间引爆了逐寇兵团所有官兵的怒火。赵义责斥众人道:“我就说直接剿灭不派特使,你们非不信邪,这下都满意了?”
方伟非常自责的说:“怎么可能会满意?谁能想到他们真敢对特使动手啊?”
赵义当即怒目赤面的回怼道:“横尸山一次战役的时候,那些洋人雇佣兵啥做派,你难道不知道啊?”
“可是,根据情报,那些家伙不都已经整死了吗?”
“打仗,谁不留点后手哇?”
“失策了,但是真没想到他们会如此过分。”
赵义直言道:“外国人和咱们的文化不一样,道德观念不在一个水平上!人家为了自个能不惜任何手段,甚至都没他妈一点下限!拿咱们自己的道德观念,去衡量他们作为,那不擎等着吃亏吗?”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怎么办?”赵义怒目横眉的喊道:“要他们死!全整死,一个不留!这是国内,又不是他妈的边境!他们既然不识抬举,那就犯不着跟他们客气!”
(作者寄语:写这章的时候出了点事情,所以就魔改了一下剧情,如有违和敬请见谅。)
喜欢抗战之逐寇兵团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抗战之逐寇兵团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