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江南塞北 > 第703章 玉华集

第703章 玉华集(2 / 2)

满桌子人皆一副了然的表情。

孔昭接话道:“北魏兵多将广,更是打防守战,想一举击溃几乎不可能。如今三军齐出,也当分三线作战。至于具体怎么打,咱们后续再商议一套方案出来。只不过我想提醒各位的是,千万不要小看了北魏,家师一生之敌便是北魏幕后人物。这人布局甚广,当初的金陵之乱,东瀛之变,江东流之事尽是出自他手,至于具体有何目的,想必各位穿丝成线后自然能看通透。咱们的部署,他未必看不出来,但这次结局究竟会怎么样,还是请各位尽最大努力了。”

杨孟君站起身来,对着众人行礼到:“在座各位几乎代表了整个南唐朝廷,不管孔大人所言的北魏幕后之人究竟如何多智近妖,想必各位也不是那种纸老虎吧?咱们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收复长安!”

这一战已经不是当初平定内部诸国那么简单了,当初诸国怎么说也都是姓李,谁赢了谁是大唐正统,史书上那些藩王作乱的例子还少么?而北魏却是另一个姓氏,不管王熠宁是自己相当皇帝也好,还是被人推出来也罢,终归不是李唐皇室啊。心态的不一样,导致决策的不同。

李非之所以如此急切想平定北魏,甚至不惜把孔昭和东方玄机这两人重新调出去担任军师,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与民心。

境内出了叛贼,越拖越久,平民百姓会觉得李唐无力镇压叛乱,反而也会觉得这个新生的北魏王朝也有自己的能耐。再加上江湖逐渐不受朝廷控制,真等以后两国之战胶着在一起,江湖彻底摆脱朝廷,那才是灭顶之灾。难不成再让杨孟君来一次马踏江湖?况且虎踞中原的齐国也不是好对付的。

当初杨孟君打下函谷关,按理说应该乘胜追击,连破城池直逼长安才对。但扬威军当初的境况只有当局者才明白,在没有补充兵源的情况下出击,胜算太小,代价太大。

此番三军联动,就连赵星河也要暂时放弃西夏战局来参与其中,足可见朝廷对北魏的态度。

经过杨孟君那一折腾,原本李毅时代的“旧臣”也没了七七八八,太子李非彻底将朝政握在了自己手里,再无拘束。或许这也是李毅父子唱的一出戏吧。但问题也随之更深刻了起来,那便是镇国公杨孟君对南唐朝廷的问题。李毅把持朝政的时候,杨孟君和李毅的关系再亲近也是叔侄的态度,可李非不一样,两人乃结拜兄弟,而杨孟君恰巧又是大哥。以后朝廷想彻底江山永固,最大的障碍是谁可想而知。

但目前这种状况也让李非陷入了两难之间,赵星河等人是降将,他们心里装着家国大义,对李唐皇室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忠诚。而杨孟君就是制衡赵星河等人最重要的底牌,有杨孟君在,帝国内部就乱不了。况且如今还在战国时代,杨孟君还要征伐叛贼,光复大唐。而想达成这一目标,只能不间断地给予杨孟君重权,以后想在收回来,可就难了。

或许函谷关里这位殿下没有想那么多,而临安城里那位殿下一定要走出下一步棋了。做杨孟君的四弟很简单,但做杨孟君的皇帝却很难。太子李非和皇帝李非,终究不是同一个人。

其实对杨孟君来说,他有时候也会思索自己的站位和李唐之间的关系。只是他觉得,既然先祖能和朝廷达成君臣一心的默契,他为何不能?虽然他也明白李毅父子不一定这么想,不过这不重要。说白了,这就很男女之间的风花雪月一样,一方说了不算。可笑的地方也就在这里,整个朝廷都在揣摩李唐对杨孟君的想法,唯独没人去想杨孟君对朝廷是什么想法。

和之前不同的是,对朝廷来说不管先打长安还是洛阳都可以,甚至不打都无所谓。国力日渐昌盛的南唐,在这一方面完全有能力以一扛二,但前提是稳定住天下民心。

此番朝廷突然下定决心收复全力以赴长安,杨孟君其实早有预料。因为这和他回朝一事本就相互关联着。李非如果不把朝政完全抓在手里,怎么敢如此放纵地尽出文武官员?至于这一番决策究竟是李毅的手笔还是李非的魄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以倾国之力的决战,最后究竟会鹿死谁手?

喜欢江南塞北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江南塞北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