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这话不错,甭管是谁办,这买菜买肉的钱肯定省不了,咋,还有其他的钱?”韩氏问道。
“有,那丫头管这叫什么服务费,我听那意思就是咱们出钱人家出力。”
“可贵?”韩氏问道。
“我是给了一两银子。”刘氏说道。
韩氏一听,心头一惊,“可是不便宜,我滴乖乖,一两银子啊。”
刘氏不以为意,“嫂子,咱这花钱就是图个清闲,想不花钱还想图清闲,这天下哪有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你说对不。”
关于这点,刘氏很看不上她嫂子,要说她这个嫂子,是哪点都好,为人爽快,干净利索,家里家外都收拾的井井有条。
对待老人也不错,逢年过节的,宁可自己不穿件新衣裳,也得给老人做一套穿。
唯一一点不好,就是太抠了,有时候总爱占点小便宜。
往常,她一般不跟韩氏一般见识,这次实在忍不住回怼了过去。
韩氏被她这一说,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捋了捋头发说道:“倒也是。”
姑嫂俩说着话,杜芸过来了,看见韩氏在场,犹豫着要不要说这算账的事儿。
倒是刘氏,先提起这茬了。
“可是来算账来了?”
刘氏拉着她的手让她坐下。
杜芸坐在她旁边,看了韩氏一眼,点点头,从挎包里拿出账单。
“婶儿,您看一下,抛开服务费,您还应该再付我一千三百个铜板。这一千三百个铜板包括买菜的钱。”
之前付的一部分买菜的钱主要是祭祀那边的,刘氏自己家这边,钱还没付。
刘氏拿着账单,笑呵呵的说,“这东西啊,我认识它它不认识我。等着,我给你拿钱去。”
说罢,刘氏起身去了西屋,不多时,拿着一千三百个铜板回来了。
杜芸收下钱,寒暄了几句,这才起身告辞。
回到家后,她拢了一下账。
扣除戏班以及崔老六的工钱,这活儿下来其实没赚什么钱。
加上置办盘子等的费用,反而赔了。
她叹了口气,收起账本,望着窗外出神。
但愿吧,自己这头三角能踢开,才不枉费她投入这么多钱进去。
宴会的事儿告一段落后,趁着春耕的劲头,她又重操旧业,开始走街串巷的卖东西。
因着春耕,这次主要卖一些吃食上东西,从镇上上货,挨个村子去卖。
一天不多,也能对付几百个铜板,
反正总比在家呆着强。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杜芸终于接到了人生中第二个单子。
小李庄一户肖姓人家给老太太过寿。
杜芸过去那天,把菜单拿出来给她们选择。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她特地给细化了,按照现代包酒席的方式。
价格上分为一百八十八铜板,三百八十八铜板,以及五百八十八铜板。
高端菜单也有,一两银子起。
总之就是一个原则,你付多少钱,我就能办多大的事儿。
肖家看了看菜单,最后选了三百八十八铜板的套餐。
三百八十八铜板,八个菜一个汤,三荤四素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