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州忙点燃一支蜡烛上前面引路,穿过一间不大的洞室,沿着石道三人一直向前走,光线有些阴暗。拐过一个小石门,眼前突然有了亮光,数缕阳光自岩石缝隙中射入,并听得到“滴滴”“答答”的滴水声。
朱瞻基是自小练武之人,耳目聪慧,机警过人,他即刻仔细观察四周,发觉洞中空气湿润而清凉,面前景色犹如柳暗花明,只见洞室顶部高耸,雄姿挺拔而平整的岩石壁面上自上而下有一股清泉淅淅沥沥漫流而下,汇入中部一个天然的水池中,水池底部有孔又不断地滴水于地面石洞,水渗入地下不见了。天生仙洞,鬼斧神工!这是真正的水滴石穿啊!怪不得当年济善法师中意于此处,终老在洞中。
“看那里!”
顺着朱允炆的手势,朱瞻基立即看到光线照耀的深褐色石壁上,一人高处,仿佛有无数朵镶嵌在石壁上的宝石花在开放。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白的,这些花朵色彩艳丽,晶莹如玉,通体透明,荧光闪烁。大的如茶盏般大,小的如铜钱般大小。这些玉石花,花瓣形状各异,有圆的,椭圆的,菱形的,狭叶放射状的,松针状的,绒毛球状的,千姿百态,姹紫嫣红,各展妖娆,妩媚动人。伴着泉水的“叮咚”之声,犹如仙境,令人如梦如幻,面对此大自然的不朽造化之功,朱瞻基被震撼的张口结舌。
还是朱允炆的一声“阿弥陀佛!”,才使得朱瞻基突然清醒过来,开口叹道:
“真美!了空大师,小侄本是一路游学观光而来,可否允许让我的一位朋友和四位家人也能进洞前来一观这绝世美景?”
“当然可以。”
朱允炆朝着柯州挥了一下手,柯州会意退后悄然离去。此刻留在洞中的二人一老一小,不由得四目相接无言对望,目光深邃。也许是因为他们不但同是朱氏子孙,还一个曾经是洪武朝的皇太孙,一个是本朝的皇太孙,这相同的身份和经历拉近了他们的距离,使得他们容易产生对彼此的信任。朱瞻基看出了朱允炆眼中一丝期待的目光,心中想起南宋留耕道人王伯大那首著名的《四留铭》: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本朝隐士高景逸也曾书一名句,云:
“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再说朱瞻基还是了解皇爷爷朱棣的心思的,他想找到朱允炆无非是想知道侄儿的下落,以及他的态度。遂微微一笑道:
“了空大师,您看这洞中石头都开花了,还有何能使您为难之事?您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既然喜欢住在这里,就在这里一直住下去吧!我会交代给沐晟,让他关照您今后的生活和治病用药所需。”
接着又口气一转,肃然道:
“只要了空大师安静的待在这佛光寺里治病修行,小侄就会保证您平安无事的颐养天年,达成您的心愿,不会有人来打扰您。您可答应?”
“自然答应。”
朱允炆点了点头未语先叹道:
“这贵,那贵,其实只有身体健康最珍贵。没有一个好身子,何谈其他?”
“唉,四皇叔显然是比我更适合做这大明之主,在他的治理下江山一统,国力强盛。数次亲征扫平漠北,郑和船队几下西洋,所向披靡。大明朝就是不割地,不纳贡,不称臣,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是胜任的,我的确不如他。”
朱瞻基闻言不由得心中钦佩曾经的建文皇帝朱允炆,这份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便迎着他那睿智雍容的目光,恭敬的说:
“小侄手中有一份先太子朱标的遗旨,不知道是真还是假,想烦请了空大师验看明鉴,不知大师可愿意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