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倒掉??可惜了……”宁泉有些舍不得桶里的油脂。
即便在富裕的南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油脂还是比较贵重的……尤其是在这个原理临安府的“穷乡僻壤”。
“你这桶东西皂化不彻底,里面又有太多杂质……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你这个已经加热过很多次了吧?”肖恒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宁泉睁大了眼睛。
“闻就知道了……”肖恒无奈道。
这桶里的东西已经不知道被加热多少次了,再加上添加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里面已经有些焦黑了,冒出来的黑色油烟仿佛塑料燃烧的黑烟一样。
天知道这桶东西在反复加热的过程中已经生成多少致癌物质了,不到掉难道还吃了不成?
宁泉不情不愿的在肖恒的催促下挖个坑把这一桶致癌物临到村外给处理了,而在宁泉离开的时候,肖恒就在这个小村子里转悠起来。
等宁泉回来了,肖恒也在这个小村子里转了差不多两三圈了。
“你们这里有什么带香味的特产?”肖恒迎头盖脸的来了这么一句,把宁泉给问蒙了。
“带香味的特产?”宁泉想了一会试探着问道,“腊肉算不算?我们村的腊肉特别香……”
“……”
肖恒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宁泉,反而宁泉被他看的莫名其妙的。
“我说的香是……”肖恒说到一半忽然笑了起来,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很诡异的画面。
宁泉只好傻呆呆的站在一边等肖恒笑够了,这才虚心的请教道:“公子所说的香是指?”
“植物类的,花果、药材、甚至生姜什么的都可以……只要有特别的香味就行——这是要准备添加到肥皂里的。”肖恒解释到。
“原来如此……”宁泉点了点头开始冥思苦想。
花果什么的添加到肥皂里能制成香皂,而腊肉添加到肥皂里……难道是腊肉味的香皂吗?
可惜宁泉想了半天也没想到有什么东西能添到肥皂里,顿时有些丧气。
“随便什么都可以……牛奶、黄豆其实也行。”肖恒启发道,“或者茶叶都可以!你们这不产茶叶吗?”
“茶叶!?”宁泉微微一愣,“我们这后山的确有几片野茶,味道也还算可以,但是……”
“哦?”肖恒眼睛一亮,“走走!先带我去尝尝。”
中国作为茶叶的原产地,长江以南除了青藏高原之外基本都产茶叶,而且各地茶叶的品种、加工方式多少都有些不同,其中不乏不知名的极品。
然而现实并没有给肖恒带来什么惊喜。
宁泉带着肖恒找到村里的偶尔会去采茶、制茶的农家,讨了两杯茶水尝了尝。
也不知道是茶叶本身的问题还是加工手法有问题,这里的茶叶的确只能值得上“平庸”二字。虽然比大街小巷卖的那种一文钱一碗的劣茶稍好,但也只能是“还可以”罢了,比起肖恒在黄相爷、在靖国公那里喝到的可是差了不止一点两点。
但这茶水的味道并不妨碍肖恒将它们制成茶叶味的肥皂。
肖恒在农家买了一大袋子的茶叶之后,又让宁泉去纠集村里的孩子,将那一大袋子的绿茶摊开,让孩子们挑选“长相好看的茶叶”,挑出十根好看的茶叶就能得块糖吃。
然后孩子们就兴奋的投入到“寻宝”游戏中去了。
而肖恒则是又在村里买了些油脂和碱,最后又找到乡老,从他们的库房里弄了些刷墙用的石灰。
“这制皂工艺里面,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碱。草木灰虽然也可以用但是里面的杂质太多,制造出来的皂液比较浑浊,不好控制品相,成品的质量也不好控制,所以不如使用烧碱。”
肖恒解释道,而宁泉则像肖恒的学生一样,拿着肖恒送他的铅笔和小本本记录着肖恒说的话。
接下来肖恒带着他先将纯碱碾碎、溶解、澄清后得到了纯碱溶液。
然后将石灰碾碎添水制成熟石灰,等反应结束之后上层透明的溶液是石灰水,而下层浑浊的溶液就是石灰乳。
一般初中做化学实验的使用到的是上层的石灰水,可以用来测试二氧化碳,而现在肖恒要用的则是下层的石灰乳。
在纯碱溶液中加入石灰乳并加入至水微微沸腾……这就是制造烧碱的苛化法。
等液体浓缩到一半左右的时候开始冷却、析出盐分,最后所获得的液体再继续熬制固体,这就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烧碱。
整个反应过程宁泉都是一脸懵逼,肖恒所讲的话虽然还是中文但组合在一起却完全听不懂……但好在他至少还记得将这些步骤一一记录下来。
得到烧碱之后就是制造肥皂了。
相比于制造纯度较高的烧碱,制肥皂就简单多了,做过皂化反应实验的都能轻松搞定。
油脂和烧碱溶液经过加热和不停的搅拌之后,很快就逐渐变得粘稠起来……而最终就得到了一锅非常漂亮的淡黄色皂液。
将这些造业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木头制匣子里,就得到了仿佛马蹄糕般的皂基。
“将它们放在阴凉处静置5天左右,就能得到最基本的皂基了……”肖恒拍了拍好不容易得到了这么一大匣子肥皂。
“都记下来了吗?”肖恒问道。
“记下来了。”宁泉点头。
“给我看看你的笔记。”肖恒勾了勾手,宁泉立即恭恭敬敬的将笔记递给肖恒。
肖恒只是瞄了一眼就有些吃惊,仔细看下去顿时对眼前这位宁泉有了些刮目相看的意思……他这笔记既详细又条理清晰,基本上将所有的重点都画出来了,而且不明白的地方还加注了标记。
不说别的,就是这份详尽的笔记就可以肯定,眼前这位的确是个学霸苗子。
只可惜他的兴趣不在科举上,不然就凭这份认真和归纳能力,怎么也能出些成绩的。
“记的很详细嘛。”肖恒夸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