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母知道槐花村的乡亲们都把她幺儿子当成是不着调的混子,二流子,觉得她偏心眼,把孩子宠得不像样了。
有不少人甚至断言她这幺儿子废了,保不准哪天就要去吃牢饭,可把贺母气得要死,她没少为了这些闲言碎语跟村里那些三八婆吵架,连干架都曾有过。
不管别人怎么说贺建军不好,唯有贺母坚定不移地相信着幺儿子是好孩子,她知道幺儿子身上有很多小毛病,为人是不着调,也爱偷懒不爱干活,但他继承了她的精明,脑子特别好使,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骗到他的。
最重要的是贺母从幺儿子出生就很重视幺儿子的教育,五个儿子中,在幺儿子花费的心思是最多的。
至于幺儿子身上的那些小毛病,在贺母的眼中,这些压根就不是事儿。
就说贺建军为人懒惰,不下地干活,可你怎么不想想他上头有五个哥哥,五个嫂子,最大的侄子只跟他差三岁。老贺家有那么多劳动力,为啥非得让她幺儿子吃苦头?
贺建军对这个家的贡献不大,但在县城混的时候,混得好了会给贺母买不少东西,孝敬父母的那些东西都是他自己挣的钱。
单单是这点就足以让贺母认定,她这幺儿子是孝顺的好孩子。
为什么这么肯定是幺儿子挣的钱买的呢?因为她给他的钱都是有数的,幺儿子孝敬他们夫妻俩的东西,价值远远超过了她给的那些钱的。
原主非常不耐烦贺父对他的严厉管教,但他一贯听贺母的话,只除了娶媳妇这件事之外,他从小到大都没让贺母操太多心。
贺母的心本就是偏到了胳肢窝,她从不觉得幺儿子懒惰有什么不对的,家里的人手多的是,幺儿子不干,有人干就是了呗。
除了娶盛夏这个事儿之外,贺母对幺儿子没任何的不满。
因着四儿子两口子的破事儿,对儿子擅自做主娶媳妇这事儿,贺母感到非常不满,她不舍得生幺儿子的气,迁怒到了盛夏的身上,对这幺儿媳妇没丁点好感。
贺母是非常精明也极其自负的人,她的掌控欲很强,脱出了她掌控的人和事,她又能毫不留恋地舍弃。
好比老四两小口,贺母当年放话说不管,她就真不管了。
如果四儿媳妇干出啥不着调的事儿,影响到整个家庭,贺母给四儿子两个选择:一,让老四媳妇滚回娘家去吃自己。二,老四好好教媳妇,但事不过三,如果超过三次,要么他媳妇滚蛋,要么他带着他媳妇孩子一块儿滚蛋!
贺母是一百万个瞧不上四儿媳妇,只不过这蠢货是四儿子跪着求娶来的媳妇,她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她这人脾气不好,你自己的媳妇你自己管好,管不好那就滚蛋!反正她这当妈的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你们小两口闹成啥样,干她这亲妈啥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