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现代言情 > 找寻回来的尊严 > 第二百五十章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第二百五十章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 / 2)

以为西线可以牵制和吸引住绝大部分德军兵力,而自己的军事力量足以同德军周旋到底,甚至还以为可以攻入德国本土,进而产生唐吉诃德式的幻觉。

而法国甘末林将军的愚蠢无能和法军在西线的糟糕表现百分之百地说明了波兰人又一次押错了宝。

波军总司令和参谋总部要求紧急支援时,甘末林还欺骗说法军一半以上兵力已投入作战。实际上萨尔攻势中法军只动用了15个师。

波兰人轻信了英、法两国的空头支票,而不考虑同前苏联结盟。

由于波军统帅部对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缺乏清楚的认识,因而直接导致战役指挥的重大错误,他们把主力沿漫长的边境靠近部署。

如前所述,在战略态势上,德军已三面包围波兰西部地区,此时的波兰西部就像一块已悬在德国张开的大嘴中的肉,波军统帅部却还如梦游一般把主力部队往里面送,结果让德国轻而易举地分割合围,聚而歼之。

这又验证了一条军事经验:弱小的一方若想守住一切地区,势必一败涂地。

从军事史角度而言,波兰会战是机械化战争思想的首次实践,也是对古德里安军事改革后的德国机械化部队的第一次考验。

事实证明,德国人完全成功了。由于胜战时间之短,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相信,人们称之为“闪电战”。其特点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

在坦克集群和战术空军集中轰炸支援下,从防线的一点或数点上实施突破,在扩大突破口之后,摩托化步兵和炮兵紧随坦克部队之后,向敌纵深发展进攻,扫荡其后方指挥中心和交通要点,然后在达到一定深度后旋转迂回,会同正面的步兵集团合围歼灭陷入包围之敌。

其间,空军集团对敌前方后方实施持续不断的轰炸,使对方战斗意志瘫痪,造成心理上和士气上的崩溃。波兰士兵虽然英勇作战,但在这种崭新的机械化立体作战方式面前,终究不免土崩瓦解。

德军进攻如此顺手连希特勒都感到吃惊。

古德里安在其回忆录《一个士兵的回忆》中记载道:“当看到那些被毁的波兰炮兵团的时候,希特勒就向我问道:‘这是我们的俯冲轰炸机所干的吗?’我回答道:‘不,这是我们的战车干的!’他不禁吃了一惊。

雄踞战争舞台数千年之久的骑兵,结束了过去的辉煌,无可奈何地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而作为主要的指挥者和现代装甲作战理论的奠基人——古德里安也因为在波兰战役中不同寻常的表现而一战成名,双手沾满波兰人民鲜血的“闪击英雄”从此诞生。”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无独有偶,我也来讲述一下和波兰人鄙视防御相反的另一个国家,过分迷恋要塞,军事思想僵化的杯具国家——法国。”通过联想,我也得到启发,在经过允许后,沉重地叙述到:

“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

马奇诺防线从1928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防线主体有数百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国东部的蒂永维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位于法国东方所设的防御工事,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坚固。因为造价昂贵,所以仅防御法德边境。

由于法比边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岖,不易运动作战,且比利时反对在法比边界修建防线,所以法军没有多加防备,但万万没有想到德军会由此突破。

1940年5月德军诱使英法联军支援荷兰,再偷袭阿登高地,联合荷兰德军将联军围困在敦克尔克。而马奇诺防线也因为德军袭击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普法战争后遗症——“大规模进攻”理论的惨败。

有人说,法兰西民族自从拿破仑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一个军事奇才,此话虽有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

普法战争的惨败,在背上沉重的民族耻辱的十字架后,法国人一心为了复仇,将“大规模进攻”理念奉为经典的军事思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军不但轻视野战炮兵的火力掩护,还迂腐地认为步兵在德军机枪和大炮的打击下跑步前进都是对军人荣耀的一种侮辱。

在付出了数以十万计的生命为代价后,法国人终于逐渐务实,摒弃了那些可笑的理念。最终,在盟友的帮助下艰难地打败了宿敌德国。

军事领导层的短视——缺乏军事理论创新及新武器作用的弱化

当时军队高层分成两派。一派的代表人物是福煦元帅——一战结束时的盟军最高指挥官,他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德国一旦再次威胁法国,法国应该立刻发起一场跨过莱茵河的进攻。

另一派则宣称上次大战中特别是凡尔登会战的经验证明了坚固的永备防御工事和要塞的优越性,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它们能给攻击部队造成巨大的损失。

他们认为法国最好能有一系列要塞构成的战略防线抵御入侵直到盟国能提供援助,以联合封锁来扼杀德国。 法国选择了后者,结果使法国走上了亡国之路。这也再一次说明了,将自己国家的安全交给别人是靠不住的,是多么荒唐可笑。

法国军事领导层的短视还体现在对新式武器的使用上。

比如法国将领固执地认为飞机的作用就是给炮兵指示目标,而坦克的活动范围必须圈定在己方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内,进攻只能在炮兵完全摧毁敌方防御之后才能由步兵发起,坦克必须掩护进攻的步兵。

“完全防御”军事思想形成的群众基础——法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一战结束后,法国这个名义上的战胜国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军队伤亡超过600万人,北部省份被战争摧毁,国家背上沉重的战争债务,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残酷的一战令普通法国人渴望和平稳定的生活,既然国耻已雪,不愿再战的民意也令保持一支“完全攻势”的军队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

和平是那么可贵,谁还愿意主动发起战争呢?正是在这种“过和平日子”思想的驱使下,消极防御的思想也在军队中蔓延开来。

在战争爆发前,马奇诺防线的修建是法国人的一个骄傲,这个欧洲最为庞大的工程项目将筑城技术发挥到了极至,法国人将国家安全完全寄托其上并非毫无道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乐观,英国陆军军长,伦布鲁克爵士曾经两度参观马奇诺防线。

在日记里写下了他的感想:“如果把钱花在机动防御的装备上,比如更多更好的飞机和更多的装甲师,而不是把钱扔进地下……

马奇诺防线最危险的方面在心理上,它给人造成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钢铁防线后面的感觉,一旦这种感觉被打破,法国的战斗意志将一起被粉碎。”

不幸的是这名英国人的担忧恰恰成了事实。

公众将马奇诺防线没能拯救法国视作失败,但真正失败的原因是法国最高统帅部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军事思想已经严重落伍的结果。

在入侵法国时,古德里安把闪电战真正变成了事实。他不断违反上级命令,带领他的部队和坦克尽可能地向前推进,大大超过预期的目标,破坏了法军的通信,把法国参谋部的人员变为战俘,而这些人一直认为德军会停在西部的马斯河附近,没有得到命令前是不会行动的。

当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推进到英吉利海峡时,他已经深深地插入了法国,切断了马其诺防线。从那时起,古德里安和他的装甲部队就成为坦克战与闪电战的代名词。”

我的讲述结束了,作战室里气氛突然凝重起来,寂寂无声。

喜欢找寻回来的尊严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找寻回来的尊严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薄先生突然黏她上瘾 满分绿茶满分嗲精满分作 延时告白 闪婚豪门,司先生他甜疯了 顾总心尖宠她从古代来 老祖负债千万后靠直播火爆全网 小小小作家,一步一登天 植物人老公苏醒后,她戏精上身了 每天回家都看到爱豆在作死 夫人,请你收敛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