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鱼部落,汪东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当然是那份恨意,陌生指的是他对鱼部落一点都不了解,心里没有任何概念,他也曾询问族里的人,所有人都表示不清楚。的确,这本来就不是一个信息发达的世界,货物,人员,资讯全部都处于闭塞的阶段。可以这样说,如果两族之间没有利益争端,基本上就是老死不相往来,都是各过各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汪东是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他当然明白战前准备的重要性。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这是中国先贤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个偌大的民族,用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验证过无数次的。要想用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就必须要对敌人有所了解。首先就要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总体人数。然后要知道对方能够投入作战的人数,以及武器配置,最后还需要慢慢摸清他们周边的地理环境。如果能够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那就更好了。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任占其一,战争胜利的几率就会增加几分。汪东对军事谋略,排兵布阵是一窍不通,这些东西,还是他读过的仅有几本古代典籍上,东拼西凑而来的。
人和这方面,汪东倒是一点都不担心。战士们刚刚取得了一场胜利,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仅仅用了几支羽箭,就吓得敌方不敢还手,对方的智者亲自出门道歉,不仅报了去年的偷袭之仇,这以后对方见了面恐怕都会绕着自己走,这种感觉太爽了。此刻战士们的战意呈爆棚状态,汪东甚至有点担心他们会骄傲自大。
至于天时,没有现代气象卫星的帮助,只能依靠老猎人的经验了,不过汪东对这方面也不抱什么希望,有合适的气象条件作为行动的掩护、助攻当然很好,没有的话也不能强求,就只好在其他的地方想办法。
最让汪东担心的就是敌人所处的位置,以及它的周边环境。族里的老人,只知道鱼部落的大概方向,具体的东西一点都没有。这使得汪东有种摸黑走路的感觉,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稍微不注意就会损兵折将,甚至有团灭的可能。
整个队伍的安危,系于他一人之手,让他不得不小心谨慎。
经过一段时日的奔袭之后,他让队伍停下来稍作休整,并且考虑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按照老猎户的说法,目的地应该差不多就快到了。如果还这样急行军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对方散布在四周方圆百里的眼线察觉。到时候就会失去先机,而汪东要的就是这个先机,有心算无心,暗中使坏,趁对方大乱的时候,再突然发动袭击,应该会占很大便宜吧!
汪东亲手给水儿制作了一件吉利服,好奇的水儿,早就从其他人那里知道了这件衣服的作用,对汪东的奇思妙想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是她觉得“吉利服”三个字有点太老土了,一点都没有创意,不符合汪东的格调。战士们对这个名字倒是很满意,他们图的就是大吉大利这个寓意。
汪东对此只能一笑了之,他能怎么办,难道跟他们说,这其实是源于二战时期那个苏格兰人的名字,这个词的准确读音是“gah-hee-lee”,类似于“Ghilly”。翻译成中文就叫吉利,但跟中国的吉利二字没有半毛钱关系 。
再次采取了上次的方案,所有人进入潜行模式。茫茫的大荒原上藏几个人,就像沙滩上丢几枚石子,大海里放几条鱼一样,外人根本就看不出来痕迹,他们互相之间也只是通过鸟叫虫鸣相互沟通。
这让汪东想起了以前看的一部电影《让子弹飞》。里面就有一段,几个兄弟用鸟语进行沟通,互相掩护,最后消灭土匪的桥段。虽然里面有夸大的成分,但是他们把战斗的艺术展现的酣畅淋漓。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战场上信息交换的重要性。
最简单的信息交换就是依靠服饰服装的不同,来区分敌我,还有就是用各种旗帜,标志来表达不同的意思。在古代战场,击鼓进攻,鸣金收兵,这些都是一种信息交换的方式。在现代战场上,所应用的技术更加先进。
早期的有战术手语,主要用于小股部队作战,特种作战。还有旗语、灯语等,这些可用于大范围交战使用。比如早期的舰艇,就采用这两种语言,它们往往通过不同的手势,位置,颜色,表达多种意思,但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
后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报,电话。这种长途传播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人类交流更加方便、快捷、高效,传播的距离也更加遥远、广泛。人类的文明也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现在的舰船、坦克、战机上已经有了敌我识别器、雷达,光学望远镜等先进的电子设备,它们辅助人类完成不同的战场要求,实现战场信息共享。
就连动物之间也会通过不同的叫声、气味、行为来向同伴传达不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