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日常除了读书,还有就是前往田垄上,查看田地情况,蝗灾过后,大旱紧随其后,作物绝收已经不可避免了,但只要加以灌溉,还是可以获得丰收。
但眼下由于旱情,之前用于灌溉的沟渠,已然见底,露出干裂的黄土,不见一丝水迹,就是旁边连接涞水的河沟,也基本干涸了。
故挑水种地,已然成为不少亭里常见的选择,这也是无奈之举,旁边近在咫尺的涞水,流经周边几个郡县,供养了三四个县,十数万口人丁,也算是周边的母亲河,只是眼下连接涞水几条支流都已经干涸,而涞水水量减少,已然无法正常供给周边郡县用水。
只见田垄上,数十田奴或挑水,或以畜力运水,从田垄到涞水,距离一二里路,来回便要一二刻钟的功夫,周边亭里也大多如此,刘家百亩田地,消耗的水量极大,挑水种地显然无法满足,于是虎叔组织数个青壮,准备掘井引水灌溉。
时下掘井,都会先看周边的湿润程度,根据泥土辨别方位,然后进行打井,至半深处,则开始使用辘轳运土,时间用量倒是少了许多。
以地下水灌溉,的确是一个好办法,除了灌溉,还有周边吃水,虽然周边河沟较多,但平时人畜吃喝都在这里,水质相比之前,大有变化,整个河沟看起来水质浑浊,如果在吃水,就有问题了。
过了半刻,井已经开挖,挖的人从开始二三人,变成眼下的五六个人,二人运土,二人在井下挖掘,二人在井边操作辘轳。
如何能够将水快速送达渠内,这样就可以节省人力,那些丁壮也不需要把大把气力浪费在取水之上。
刘备知道眼下工具仅有桔槔、辘轳等,刘备曾在雒阳时南郊见过一种特别的器械,听闻是常侍毕岚所制,名曰翻车,主要是用来引水洒道,以往洒道基本都是民众自己取水,十分费时费力。
除了翻车,还有一种名曰渴乌的取水器械,即便隔山,也能方便取水。
后来他听闻,这种器械是以大竹筩去节,雄雌相接,以麻漆封裹,就水置筒,入水五尺。即於筩尾取松桦乾草,当筩放火,火气潜通水所,即应而上。
而翻车,刘备当时只是深感惊奇,并没有太多印象,直到诸葛亮改进毕岚所制翻车后,刘备才知道这种器械妙处,即使是幼童也可轻松用力,对于以往使用桔槔取水的民众来说,简直是神奇。
民众都称之为孔明水车,除了水车,还有一种独轮车,仅一人就可推行,而且所载之物约是车的十倍所重。
而刘备这才知道这种水车,其是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沿槽刮水上升。至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方便简单,也可连续使用,即用灌溉,亦可排涝。
只是这种水车,他光知道如何使用,也仅记得水车大概形状,而制作之法完全不知,刘备想着要不回转后,能否画出轮廓,然后与匠人谈论制作,刘家百余户僮客估计有百工人家,虎叔应该会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