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能否把一件事情办成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我身份的高低,而在于这件事情本身,是否存在共赢利益。”
“共赢利益?”这个词很新颖,赵铁军眉头微微一皱。
“您可以先设想一下,如果产业基地办成,对苏州市的经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税收,就业率,产业链……这一系列都会有巨幅提升。其次苏州市周边存在大量的钢铁和煤炭资源,但据我所知,这类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产业基地设立之后,能源类企业和原材料类企业将有望扭亏为盈。再有就是当地的大学、职业高中类机构,他们的人才培养方向将更加明确,对于苏市的人才培养有极大的正向作用……”
周运良滔滔不绝地说了二十分钟,把他关于产业基地的构想全盘托出,从资源到市场,从人才培养到经济效益,分析得头头是道,十分到位。
能否博得这位上位者的支持,这番话非常重要,所以周运良没有任何保留。
在此期间,赵铁军一直安静地听着,面上表情时而蹙眉,时而深思,不知不觉,手边已经多了三个烟头。
“分析了那么多,为什么偏偏不说对你自己的好处?”听到最后,赵铁军冷笑一声道。
“对我自己的好处不重要,对领导您的好处才是关键,国内首个摩托车产业基地,这个业绩……”
“不要胡说八道!”赵铁军瞪眼,及时制止了周运良的话。
“嘿嘿,开个玩笑,领导您别介意。我知道您最关心的还是苏市的经济发展。经济搞活了,老百姓们的手上才有钱,有了钱才能过上好日子,业绩什么的领导您并不在乎。”周运良随手一个高帽子戴上去。
“少特么跟我油嘴滑舌。”赵铁军骂了一句。
“这不是油嘴滑舌!我当初来苏市的路上,听火车上邻座人说苏市有一位青天大老爷,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办实事儿,从来不搞那些业绩工程,我当时还不信呢。后来到了苏市,遇到的每一个本地人都对领导挑大拇指,这里有着全国数一数二的经商环境,所以我才下定决心创办星运公司,扎根苏市。”
赵铁军的表情中带有几分耐人寻味,似乎是在揣摩周运良的话。
周运良继续说道:“就是我所说的共赢利益。当一件事情对所有人都有利的时候,那么这件事情办起来一定是水到渠成的。”
赵铁军却冷笑一声,反道:“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也不见得能办成。”
交谈到这个地步,周运良已经清楚了赵铁军的想法,做为龙裔商会的公职人员,所考虑的事情要比普通人多的多。
赵铁军的心中仍有顾虑,而周运良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打消他的顾虑。
“领导,在公有制改革的初期阶段,安徽的一个小村庄率先实施了土地承包责任制,结果有目共睹,大获成功,成为改革进程中足以载入史册的案例。如今相同的机会摆在面前,您不准备试一试吗?”
“那是一条河,趟得过去的载入史册,趟不过去的,死的比谁都难看。”赵铁军依旧冷冷的说道。
周运良又要说话,赵铁军却抬起手来,示意他不要再说。
办公室里就这样安静了足足十分钟,在此期间,周运良一直观察着赵铁军的表情,但却看不出什么。
这让周运良心里不禁有些紧张。
赵铁军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星运公司的生死,所以周运良还想找机会再说几句话。不过对面的赵铁军似乎主意已定,将秘书叫进办公室,让他送周运良离开,再没有给周运良多说半句话的机会。
往外面走时,周运良的内心十分急躁,距离成功说服赵铁军,只差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