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赵子博便把他的公司情况介绍了一番。
赵子博所在的公司名叫金鼎金融,是一家香洲的老牌企业,实力在香洲也算排得上号,此前在大陆已经有过许多成功的投资案例。
现如今,华夏的经济在复苏,金鼎金融看准了这个机会,正在加大对内陆公司的投资。
所以赵子博的苏州之行其实是带着任务来的。
听完赵子博的描述,周运良对金鼎金融也作了高度评价。
“赵先生,相信你也看得出来,我这个人对钱没有太多的执着。所以对一家能赚钱的公司也没有多么的羡慕,但是我依然觉得贵公司是一家了不起的企业。”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你们的大局观和你们的民族情怀。现在的华夏正处在历史的拐点上,可以说是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许多人不看好华夏。”
“但贵公司就不同了,能抓住机会加大对内陆企业的投资。仅凭这一点就令人佩服。”
赵子博点点头,这番话听着没毛病,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周运良接着说道:“我看这茶也喝的差不多了,时间也不早了,咱们再聊最后一个话题,如果贵公司打算投资星运,那你们计划投多少钱呢?”
按说赵子博也经历过多次投资案子的谈判。
每次谈到钱的话题时,他都会变得有些强势。
毕竟他算是金主,是掌控资金的一方。
不说每次,谈判的对面都会变得卑躬屈膝,但至少也会处于天然的劣势。
但这一次情况似乎大不不同,这个投资的机会更像是周运良施舍过来的。
处在局中人的赵子博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情况,周运良问起投资金额时,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一定要抛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金额,免得被对方拒绝。
快速考虑了一番,赵子博说道:“我可以保证的是一千万打底,这是我个人拥有的权限上限。如果周总不满意,那我可以向我的上级提出申请,两千万三千万甚至更多,也不是不可谈的。”
“投资这种事情其实不需要太多,一千万我觉得眼下足够了。”周运良说道,话语和神色间隐隐透露出几分的不耐烦。
赵子博忍不住问道:“周总,我实在好奇,一般企业都希望拿到的投资额度越高越好,到了周总这里,怎么会满足区区的一千万呢?”
周运良轻笑一声,解释道:“钱不是越多越好。凡事讲究个度,合适即可。”
赵子博单手抓着茶盅,眉头紧锁,在揣摩周运良的这番话。
周运良嘴角微微一弯,对站在一旁漂亮的茶博士问道:“我问你,你们这里允许给小费吗?”
对方点点头,细声细语地说道:“全凭顾客个人自愿。”
周运良当场掏出两百块钱递给对方。
那茶博士弯腰说了一声“谢谢”,大方地收下小费。
周运良接着又掏出厚厚一沓钱,数也没数再次递了过去。
那茶博士却被吓了一跳,急忙向后退了一步,摆手说道:“这太多了,先生,您的好意我领了,太多了我不敢收。”
周运良倒也没强迫对方。
转头看向赵子博说道:“赵先生,所以我说一千万正好,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赵子博看懂了。
周运良借助给茶博士小费向他解释了什么叫合适就好。
按说给小费这种举动,金额全凭自愿。
但两百块钱茶博士敢收,厚厚一沓钞票她可不敢再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