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饭,吃了饭坐着喝茶,就连小孩子都舍不得去睡觉,拉着宋瑾在偏厅里玩耍。
安家的孩子都特别有爱,知道宋瑾要回去了,他们又要给宋瑾送了不少东西。
当然,为了礼尚往来,宋瑾也给每个人还了礼。
现在他们正在隔壁厅里玩各种游戏,大人在这边聊着天,那边不时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大人也忍不住的跟着笑。
老太爷坐在主位上,看着儿孙满堂,听着笑声,那点离别前的愁绪也淡了不少。
人就这样,年轻时郎心似铁,只知道一腔热血报效朝廷,甚少关注家里的事。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边的人走的走,去的去,看过繁华,也看过荒凉,胜过,也败过。
到了现在,他才深刻的感觉到家人的重要。
其实,年轻时也不是不懂,而是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如果他们不保家卫国,那又有多少人家能像他们现在这样,一家老小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
老太爷回想过往,觉得此生无悔!
他的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及时找到二闺女,有了消息时,已经是天人两隔。
……
第二天一早,唐婉清他们在安家吃了早饭才离开。
老太爷他们准备的东西太多了,他们的马车根本就装不完。
安元爷派了两辆马车装东西,让他们尾随在后面,顺便在路上保护他们。
因为唐婉清怀着身孕,宋元绍也不着急赶路,一路上走走停停,到处看看风景,领略一下各地的风俗人情。
最开心的就是宋瑾。
他这一趟收获很大,不仅多了很多哥哥姐姐,还多了许多长辈,而且也见识了很多东西。
路上又吃了各地的美食。
小家伙这一趟长高了,也更圆润了。
唐婉清最喜欢rou他的脸了。
回到上丘村时,已经这里腊月初二了。
不仅宋家的人一直盼着他们归来,村民也是望穿秋眼。
秋收过后,汉子们又回山上挖矿,妇女的在家里,除了在雷氏那里干活的,其他人都没什么事。
大家都盼着唐婉清回来,等着宋家做米粉。
去年腊月做米粉,那盛况,大家都还记忆犹新,每天在那里上工,挣的钱也不少。
今年宋家在镇上和县里都开了螺蛳粉铺子,明年要用到的米粉肯定更多。
妇女们都准备大展拳脚,好好的干半个月,然后就可以准备年货过年了。
多少可以补贴家用,多备点年货过年。
今年大家的收入比去年好了很多,几乎都没有人到外面上工,就在自家村里,还能顾到家。
大家对这种生活都特别的满意,心里面也很感激唐婉清。
以前那姓丘的当村长,他们可没有这种好日子。
这天,雷氏放下手中的针线,起身往外走,看到宋老头带着宋大妮和二妮在院子里晒熟地,便过去帮忙。
宋老头连忙抓住雷氏的手,“别别别!这个不用你来。你休息一下,这一天天都坐着干活,那可不行。
老二媳妇不是教了你们一套缓解脖子和腰酸痛的动作吗?
我看呀,你要不这样,每天上午和下午中间都让大家休息一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