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由桂、黄宗羲这种默契的调侃,顾炎武显然并没有放在心上,或者说在他的心中已经习惯了。
顾炎武神情淡然道:“尽管说在三角淀有十万亩废弃的烂湿田,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
“这十万亩废弃的烂湿地,因为常年积水排不出去,使得这些地方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沼泽。”
“如果说我们想要在这些土地上种植庄稼,那么首先就必须要想办法解决、改良这些湿烂地。”
种植庄稼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这中间需要顾及的问题有很多。
像水利供需、土地实际种植状况、土地里是否存在影响种植的东西,这些都是需要考虑进来的。
否则即便是你种上了种子,也会因为你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导致粮食减产。
尽管说在沼泽地里面,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矿物质,但是情况并不明朗的地陷,随处都有可能出现的沼气泄露。
若不能将这些问题处理妥当,就算是在这上面种上庄稼,那么也会将种子沤烂,根本就无法催发出芽。
黄宗羲点点头道:“宁人说的不错,尽管说这种植庄稼的土地得到了解决,但是如果说这些烂湿地,我们不能将其进行改良的话,那么一切就又回到了原点。”
黄宗羲在跟随马由桂的这些年,处理过这样的问题,所以他必须要着重再提醒一次才行,确保问题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下。
马由桂微微一笑道:“按照宁人刚才的讲述,这十万亩烂湿地是因为毗邻三角淀,连年涝灾水患才使得积水常年排不出去,最终导致这十万亩烂湿地,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沼泽地。”
“问题永远都是一项一项解决的。”
“既然这十万亩烂湿地存在着很多的积水,那么我们就可以先行解决积水。”
作为一名工科博士,不管马由桂遇到怎样棘手的问题,他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解决的办法。
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来一点点的解决问题。
因为这世上不管是多么复杂的问题,都是通过时间的推移,一点点积攒出来的。
顾炎武接着就提出疑问:“可是这是十万亩烂湿地,就算我们一点点的用人工去进行排水,恐也无法在短时间解决。”
这十万亩烂湿地的积水问题,的确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
如果想要让这十万亩烂湿地彻底变成良田,那么就必须要确保地里面,不会存在蕴含大量的积水。
尽管现在的三角淀,已经修建了环湖水泥堤坝,不会是的三角淀的水渗透到那十万亩烂湿地里。
可是这十万亩烂湿地所积攒的水量,那也是非常恐怖的存在。
马由桂笑着说道:“宁人,你现在也犯了我之前的毛病了,既然说这十万亩烂湿地毗邻三角淀,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水抽到三角淀排出呢?”
“至于对这十万亩烂湿地排水的方式,我们没有必要只用人工的方式,在之前我用蒸汽机抽水,就轻松解决了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