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马由桂的想法,得到了吏部尚书顾炎武的赞同。
这些年与东林党抗争期间,从朝堂走向地方,又从地方回到朝堂,让其在心中明白,任何意义上的新政,都必须从实际出发。
没有从实践中得到验证,那所构想的一切新政,都是不切合实际,没有立脚点的,这些都是不行的。
在去往吏部下辖清吏司的途中。
吏部尚书顾炎武道:“辽东经历这么长时间的战乱袭扰,治下可以说是百废待兴,靠着我们工业派的接济,虽说治下地方百姓不会出现饥荒。”
“但是这种苦难的生活,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否则日后我们想要反攻建奴,是立不稳脚跟的。”
工部尚书马由桂点头道:“宁人说的没错,从建奴手中收复辽东之地,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我们大明与建奴疆域,直接接壤的地方大大增多,这无形中也增加了驻防压力。”
“而且在我们大明的内部,至今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尤其是藏在暗处的那些蛀虫,一面大肆吸吮着大明社稷的元气,一面暗中与建奴勾结在一起。”
“想要在抗击建奴这件事情上,坚持住我们工业派的原则,就必须尽快将辽东之地发展起来。”
“这样才能带动半岛把守治下,所筹划的重工业体系发展,继而扫除半岛脱离大明统治的隐患。”
在传统的农耕时代,半岛之地那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然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处在大航海时代下,却又显得是那么的重要。
为了能给大明不断的回血,工部尚书马由桂通过一系列的部署,将半岛之地与大明紧紧的捆绑在一起。
只是这种被动的捆绑,原比不上主动的臣服。
现在绝大多数的半岛百姓,已经从心底里认同自己就是大明的一员,可依旧有那么一小部分群体,却时刻想着脱离统治的筹谋。
不过随着辽东之地的全面收复,使得工部尚书马由桂,已经在心中想好了,如何利用工业新政,将二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京察,是我清吏司最重要的所在,对待朝中的这些官员,必须要出于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有丝毫的偏袒。”
“如果说我们连这点公平性,都不能确保的话,那与自私自利的东林党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你们都是遴选出的良臣,是我大明官场的守护者,抛开其他的不谈,大明吏治的清明与否,与你们就有着直接的联系……”
当工部尚书马由桂一行,来到考功清吏司衙署之际,考功清吏司郎中马政鑫,正在对清吏司治下的众多官员阐述自己的想法。
工部尚书马由桂、吏部尚书顾炎武他们,在听到这里的时候,面露微笑的相视一眼,下意识点头表示认可。
“先正说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