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诡谲,董志原突闻惊变,崔伟率领太昌镇、政平镇的11000名回军在战场上起义,让清军大踏步前进,一夜之间占领两座军事重镇,黄龙旗插在太昌镇、政平镇。
徐占彪是一路主帅,他要听左宗棠的饬令,还要听朝廷最后的安排,当然还要抬高身价,所以授降仪式他没有参加,依然留守在十社镇。
迎着晨风,踏着清新的朝露,黄鼎、李国楼率领一班文官武将,来到太昌镇城门外,迎接他们的是花的海洋,沿途都是一列列持枪的清军战士,锦旗插满黄土高坡。鼓乐齐鸣,兴高采烈的锣鼓队扭动腰肢,欢迎最尊贵的客人。
李国楼和黄鼎并辔而行,走在队伍前面,李国楼颇为感慨的说:“黄道员,前两天我们还在风餐露宿,想要邹保和的老命,才几天啊!”
黄鼎保持肃容,但思绪早就想到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战士,也不由动容,叹道:“是啊!才几天,若不是清军打得好,崔伟岂肯轻易认输,我要给牺牲的战士立一座丰碑,他们才是这场胜利最大的功臣。”
李国楼埋头低下,脸红耳燥,心里的骄傲被黄鼎击碎,自以为立下汗马功劳,数他对楚军贡献最大。真正的功臣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战士,道路两边那些穿着破烂的清军战士,他们才是这场战争的英雄。
“是啊,战士们才是最可爱的人。”李国楼附和周围的人,纷纷表示要尽一份绵薄之力。
黄鼎没有去看李国楼脸色,频频向道路两边的战士招手,大声回应:“清军威武!”
“大清光荣!”两旁的清军战士爆喝,树丛里的飞鸟四起,扑棱棱翱翔半空。
黄鼎满意的点头道:“李大人,已经是春天了,万物复苏,蛰伏一个冬季的力量全部爆发出来了。楚军的战士还在穿破烂的冬衣,你作为家族有纺织厂的大财主,五万套军衣应该的嘛。”
“这算什么话?这里的人,谁的家族里没有做生意的,我才多少年积淀,和老字号不足一提,还是四川近啊。”李国楼哪会轻易上钩,手里的马鞭指向周边的将官。
黄鼎瞥眼道:“李大人,没人能瞒得了我的眼睛,吃亏是福,你现在明白了吗?”
李国楼恍然间明白,两块和阗巨石出城被人看见了,虽说不知为何李字营要运送大石头,但黄鼎脑子好使,想到分赃吃亏了。点头道:“小事一桩,我写封信向傅相大人要去,天津卫的仓库里有得是军用物资。”
“嗯,还是淮军有钱啊。李大人别忘了是整套行头,帽子、靴子,最好还有普鲁士刺刀,这玩意好使,不易折断,战士们都喜欢。”黄鼎得寸进尺,心里明白李鸿章和左宗棠虽然争权夺利,互相攻讦。但民族兴亡上,李鸿章还是肯帮助楚军,还挪用淮军的军费资助楚军。
这和李国楼之间的关系一样,军队与军队之间,有时合作无肩,有时争锋相对。政治家没有永远的敌人,结成儿女亲家,也会翻脸,互相利用而已,但在民族大义面前,有识之士团结一起,一致对外。
军队缺军事物资吗?不是这么讲,而是消耗太大,行军打仗一件衣服穿不到三天就要破,急行军更是什么都坏。一场奇袭战,从战士到军官都变成乞丐一样,所以军队要囤积各种物资。有时战士穿着破烂,但军需处的仓库里,物资堆积如山,没能及时运至前线。
李国楼一不小心,说漏嘴,吹嘘道:“嗯,黄道员,过二年我还要有钱,带十个营来支援楚军打仗,现在不算啥。”
黄鼎信心满满,战事如此顺利,已经不把甘肃的回军放在眼里,认为战事很快会结束,摇头道:“李大人,二年太遥远了,到时你只能看风景了。我已经拿下乌鲁木齐了,在那里吃哈密瓜。”
李国楼嗤之以鼻道:“我才不信,越往后越难打,不信我们可以打赌。家族制比结拜兄弟、社团强,金积堡太难打了,我是没这个本事打这种天险,只有高连升可以担当大任。”
“李大人,我除了有耳朵,还有脑子,你话里有话啊。那我问你,金积堡怎么打才是上策?”黄鼎听出李国楼在明褒暗贬高连升,认为高连升打仗,消耗太大,残废的战士比阵亡还多,清军士气大振。但对国家伤害太大了,一夜之间多了一千多名残废军人,这些残废军人,国家需要背一辈子包袱。
“还是攻心为上,重金收买守敌。这么多回民逃入金积堡,我们还能大加利用,光靠杀反而会让人心走向极端。”李国楼含蓄的话里有话,文官说话只需点到即止,多说反而让人厌恶。
“嗯······”黄鼎睥睨李国楼,果真是善于搞阴谋诡计的小人,办法倒是现成的,信手拈来,赞叹李国楼看人准,再次打在他心窝里了,这个办法比副帅徐占彪的滥杀无辜要强。
黄鼎也有的决策权,战场上瞬息万变,他在前线,随时可以改弦更张,下达最新军令。沉凝一会儿道:“李大人,要不待会儿和崔伟聊这件事,派遣一批人混入金积堡。”
“黄道员高明,还是和你聊得到一块,那些武将只会动刀动枪,不能领会战争的真谛,浪费我的唾沫星子,还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李国楼忿忿不平,他最善于堵住漏洞,可人家不听。
黄鼎油滑的一笑道:“李大人,既然是你提的意见,还是老规矩,第一笔悬赏由你出,到时我来替你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