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晚清神捕 > 第567章 文人的狠毒

第567章 文人的狠毒(1 / 2)

黄昏时分,李国楼漫步在庭院之中,脑海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家事国事掺杂在一起,心绪不宁。饭大慧一如往常,默默不言的跟在李国楼身后,经过大西北之行,在战斗中结下的友情最铁,两人的关系已经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日落的晚钟响起,梵音从贤良寺飘过来,和尚开始晚修课,静下心修成正果。人生的路还要走下去,李国楼心情开始好转,“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的因果报应,他都承受得起,随遇而安。

李国楼不由诗兴大发,酌字酌句的哼唱:

“《夜宿贤良寺》

劳碌鞍马征战忙,临事方知一团麻。

一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烽烟起。

秋风宝剑孤臣泣,落日旌旗大将血。

国耻尘氛犹未息,世外梵音梦中靡。”

“李大人,你好毒啊!人家和尚只是求财,你把与世无争的和尚,强行拖入国耻的高度,太不地道了。”饭大慧摇头叹息,李国楼杀人不用刀,一首励志的诗,就把无世无争的和尚贬得一无是处。

李国楼调皮的一挑眉毛,笑道:“饭师爷,我这是有感而发,战乱年代还要修身养性,这刀子都架在脖子上了,还像鸵鸟一样埋在沙子里。玄虚的话我也会讲,历史绝不靠几句谶语,那些都是骗人的鬼话。”

听见李国楼硬气了,此时好似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饭大慧发出嗤嗤的讥笑。适才李国楼被方丈悟性的几句揭语唬住了,现在才想通。文人有随身的利器,岂能甘心失败,靠一支笔杆子骂人,无往而不利,李国楼作一首诗就把无世无争的和尚得罪了,更加暴露他天主教徒的嘴脸,看不惯其他教派的作风昭然若揭,大白于天下。

李国楼倒是有点担惊受怕,知道这首诗要得罪全天下的和尚,左顾右盼道:“饭师爷别传出去,这首诗我会改的,最后一句改一下,就能流传民间,别玷污我的形象啊。”

饭大慧叹道:“李大人晚了,要知道隔墙有耳,这里站岗放哨的人不是陵阙墓道边上的翁仲,你的诗词人家已经记下来了,收买我一个人是没有用的。明天这首诗就会在街头巷尾传唱,你就瞧好吧。”

“哎!不会这么严重吧,我还没成为文坛的领军人物。”李国楼后悔万分,看向门洞口站岗的军士,他的一言一行被这些军士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算了!李大人,国事为重,还是想对策,明天早上还要向皇帝答辩,这次英国人胃口可是很大的呀。”饭大慧手里拿着一叠文牍,散步时还在看,心理压力巨大,大英帝国陈兵缅甸边界,谈不拢就会从陆地入侵大清的边界——云南。

大清遭到大英帝国的威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这次是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事情的起因是由于马嘉理之死引起,史称《马嘉理案》,发生在云南边陲。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占领了大清的藩属国缅甸,把军事力量延伸至云南边境线。法国也通过武力扩张占领了安南南部,法国还入侵安南北方,但第一次中法作战,被刘永福的黑水军打得大败,法国人暂时太平了。

英国、法国觊觎云南之心不死,法国人还在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占领整个安南。而英国人通过几十年战争,终于占领整个缅甸,开始打云南的主意。此时的云南非常落后,很多地方未开化,有许多少数民族土司统治,大多数地方没有公路,崇山峻岭,地势陡峭。英国人想在陆地上和大清打仗,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英国人打仗最重视地图,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向总理衙门索取三名官员从缅甸进入云南的游历护照,其实就是派先遣队探路,测量云南的地界。

威妥玛将护照交给驻华公使馆翻译马嘉理,让马嘉理从京师出发,至云南边境迎接探路队,并充当探路队的翻译。

英国人的探路队规模庞大,是由二百多人组成的武装部队,领队是英国现役军官柏郎。马嘉理很快到达缅甸北部城镇八莫,与柏郎的大部队汇合,武装到牙齿的探路队离开八莫向云南进发。进入云南之后,既未向地方政府知会,也未向沿途乡绅、百姓说明情况,只管探险活动,扛枪实弹的场景如入无人之境,还扬言攻打腾越城。

探路队此举和马嘉理的戏言,引起当地百姓的不安。有人很快向官府禀告,但地方官哪敢管英国人的事,装作未知,并未与探路队接洽,也未向百姓做出解释。沿途老百姓以为英国人入侵了,专为攻打腾越城而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