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和司马昭父子的会面,一直持续到黎明。
连书房内的原本高耸粗壮蜡烛,也都快被燃烧殆尽了...
翌日,东方渐渐露出了些许鱼肚白,像往常一样起身吩咐家老和下人准备早点和府内清扫工作的王元姬,却发现自己的儿子司马炎不见了踪影。
她转念想到了昨天夜里司马昭和司马炎一同前往司马师的府上议事,而不光是司马炎,就连司马昭也没有回来。她心想可能是司马师在出征之前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交代他们,所以才会谈得那么晚。
就在这时,一夜未眠的司马昭迈着沉重的步伐从大门外走了进来,下人见状纷纷向其行礼:“侯爷,您回来了...”
听到下人在向司马昭行礼的王元姬,循声望去发现只有司马昭只身一人回来,而司马炎却不见了踪影,她见状立刻上前扶住了面色略显疲惫的司马昭:
“怎么到现在才回来,炎儿呢?”
面对她问自己司马炎的行踪,司马昭似乎是有些在躲闪王元姬的目光,这让王元姬的目光更加不安,她很了解自己的儿子司马炎,也隐约猜到了发生了什么事,但她却不希望发生,于是便试探着问:
“难道他...”
见这件事总归要让王元姬知道的,司马昭便不再隐瞒:
“他已经去填了入伍名册,现在是大哥身旁的贴身侍卫...”
“你说什么?”
王元姬最担心的事情果然还是发生了,她原本以为如果司马昭不去淮南平叛的话,那么多少还能够阻止司马炎想要随军出征的决心,可现在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她的预料,一时间令她难以接受:
“你怎么不拦着他呢?”
司马昭解释说:
“我知道你心疼他,可是他已经二十岁了,我和大哥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随军出阵早已是家常便饭,太过宠溺的话他怎么能够成才呢?”
可是王元姬的内心却不这么想,她之所以阻止司马炎过多涉足于军政,也有着他自己的考量,自己的儿子有多大的天赋她很清楚,可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担心司马炎的功名愈加强盛,其中所蕴藏的风险也就愈大:
“我担心的就是他太过成才了...”
虽然心底里不愿意,可司马炎从军这件事毕竟是司马师亲自点了头了,况且又已经登录在册,王元姬就算是想要阻止也根本来不及,她只能在内心深处祈祷,希望他们能平安回来。
这次出征,司马师只从洛阳周边调动了五千人随行。
站在城楼上的神秘女子俯视着浩浩荡荡离开洛阳,奔向南方而去的司马师,她的嘴角扬起了一道诡异的弧线:
“真是个愚蠢的人,明知道是死路一条还要去...”
自从退至项县之后,邓艾就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毌丘俭和文钦屡次强攻都没有成效,这致使他们的兵锋遭到了迟滞。
然而司马师在离开洛阳的同时,他就下令让邓艾撤出项县,至乐嘉与自己汇合。
当时邓艾麾下的将领都认为项县是遏制叛军北上的咽喉,且虽然城塞的防守面临很大的的压力,但撑半个月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而此时主动撤退,将项县一城之地拱手让给敌军,不仅会更加助涨敌人的气焰,更加会动摇自己的军心。
所以将领们都不理解司马师的这道命令。
可是邓艾却二话不说,压制住了麾下将领们的意见:
“大将军既然有命自然就有他的算筹,我们只需依命行事即可,再有动摇军心者,斩!”
就这样,邓艾趁着夜色的掩护之下悄悄率军撤离了项县,再度向北后撤了数十里,在乐嘉扎营,等待司马师的到来。
也正是因为他这以突然撤退,使得原本认为邓艾会继续死守的毌丘俭和文钦,在判断上出现了偏差,没有及时发现邓艾的行动,使得邓艾在撤退后的第二天,他们还不敢相信:
眼前令他们激战数日却不能得手的城市,现在却连半个兵卒都没有...
对此一直在暗中帮助毌丘俭出谋划策的神农感觉非常奇怪,站在营帐之中的他,仔细看着悬挂在木桩之间的战争态势地图,他伸出左手习惯性的在下巴上来回拂动着,似乎实在思考着什么。
就在这时,手持缨盔的毌丘俭从帐外走了过来:
“先生,您在想什么呢?”
神农道:
“我在想我们的进展是不是太过顺利了...”
毌丘俭也觉得其中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我和邓艾虽然没有过多的来往,但是也曾听闻过他的事迹,这个连姜维都不敢等闲视之的人,应当不会如此畏缩和保守,我想他应该是想要将军队后撤与司马师派来的援军汇合,随后再合兵一出来迎击我们吧。”
“援兵?”
想到这里,神农认为不得不采取谨慎的姿态,来面对接下来随时有可能出现的任何变数,而与此同时,帐外的文俶也走了进来,他先是看了一眼毌丘俭身旁的神农,又见视线移回到了毌丘俭的身上,转而将手中的一份军报递到了毌丘俭手上:
“世伯,洛阳传来急报,司马师已经亲自领兵赶赴这里了。”
“什么?”
谁都没有想到司马师会亲自前来,这不仅仅是令毌丘俭大惊失色,就连神农也没有料到。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个消息的真伪,毌丘俭在看完了密报之后转而问文俶道:
“阿鸯,这消息来源可靠吗?”
文俶十分肯定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