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宋逸史 > 二。文坛风流

二。文坛风流(2 / 2)

宋祁过张先家,将命者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子野内应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这酸劲,赶得上“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了”。

这张先张子野张三影也是个妙人儿。据《历代词话》记载:张先有一次去玉仙观,邂逅美女谢媚卿。 “一见慕悦”,眉来眼去,就勾搭上了。事后,张先特地写了《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张先年轻时,曾疯狂地喜欢一个小尼,张先对这一段偷欢经历,也十分怀念、引以为豪,填了一首《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有“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句。 一次过府拜望欧阳修,欧阳修在屋里听到门人通报,惊喜过望,顾不上倒穿着拖鞋,就匆匆忙忙地奔出去迎接,边奔边笑道:“哎呀,‘桃李嫁东风郎中’到了,快请进!快请进!”这次相逢,不仅留下一段“倒履迎客”的佳话,还使张先又获得一个“桃杏嫁东风朗中”的绰号。

张先还喜欢老牛吃嫩草的。没想到两次都碰上了性噱滑稽的苏东坡嘲讽,一次留下千古名句:“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枝梨花压海棠。”另一次则嘲以“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张老不好意思了,即和了首回苏轼:“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

至于大苏韵事,叙之不绝,当另篇述之,苏门无虚士,连高俅这厮还出身苏门呐。

张子野上交小宋,下与大苏忘年,真是贯穿大宋文坛的线索型人物,却又是长寿之人。作为一个身处宋词由兴起到辉煌时期的风云人物,张先与晏殊、欧阳修、宋祁、王安石等众多名家都有交往。晏殊担任京兆尹时,常与张先唱酬。晏公新纳了一个歌女,对其非常地宠幸,张先每作新词,晏殊都要让此歌女吟唱,然晏殊夫人王氏不容此女,晏殊无奈只得将其出之。一日张先又至晏府,酒酣之际,张先作词《碧牡丹》,命营妓歌之,唱云:“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晏公闻之,脸色大变,怅然言:“人生行乐耳,何自苦如此”,于是又将失之歌女复取回,语见《玉山清话》。

晏殊是历史上著名神童,民间传说不少,各种对联故事,这在其他神童比如解缙的故事中也有。不过他14岁登天子堂应神童试总不会错,他当时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它题。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大晏曾赴杭州,道过维扬,憩大明寺,瞑目徐行。使侍史诵壁间诗板,戒其勿言爵里姓名,终篇者无几。又使别诵一诗云:“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羹。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徐问之,江都尉王琪诗也。召至同饭,又同步游池上。时春晚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也。”王应声曰:“似曾相识燕归来。”自此辟置,又荐馆职,遂跻侍从矣。于是这两句千古名句就流传下来了,大晏自己就用了两次。这“无可奈何花落去”简直是小晏的人生写照,这小晏是大晏幼子,锦生玉长而家道中落,真是一语成谶。小晏与黄庭坚交好,他曾对黄说,“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 晏家门下有宋祁、范仲淹、欧阳修、韩琦、王安石、孔道辅、富弼等名人,词坛地位更不用说。我常常遐想,那个先贤仁人时时碰撞激荡的年代,究竟能迸发出多少迤逦的火花呢?

行文至此,突然发现这文章这么写下去,根本刹不住车,这才写了多少?好吧,再瞎写些草草收尾了,剩下的只能以后有机会补记吧。这黄庭坚也是大家,宋四家苏黄米蔡嘛,可不单指书法。这里蔡呢,原先指蔡京,奈何人品太差,所以有人说是蔡襄,其实还有蔡确、蔡卞,反正谁是大小蔡也不重要了,一窝儿蔡吧。这大小曾呢,文学上是曾巩出名,与三苏等并称唐宋八大家嘛,但政治上是曾布出名,把持相位多年,且是与章惇一流的人物,不是善茬。而且与很多兄弟一样,比如王安石王安国兄弟,大小曾的政治观点对立,看来政治确实容易泯灭亲情。大宋词中闺阁当属谁?易安吗?易安是不错,不过我看这魏夫人也足有资格。朱熹说,“本朝能词妇人,惟有魏夫人、李易安二人而已”。这魏夫人魏玩,就是曾布夫人了。这曾布能在文坛混,一个靠兄长,一个就是靠老婆了。而魏夫人名声不显,大抵是受曾布这个小人的拖累了。熙宁年间,曾巩任职洪州,曾布调任潭州路过洪州,而曾肇又恰来洪州探亲,三兄弟都是进士,今又聚会洪州,欣喜之情无法言表,魏夫人当即题写一联:“金马并游三学士,朱幡相对两诸侯。”一时传为佳话。

正是,繁华锦绣诉不尽,风流绝世唯宋朝。

谬史氏曰:甚惆怅,连柳屯田奉旨填词、周邦彦亲睹纤指破新橙的活春宫等精彩内容都来不及写,憾为记。

喜欢大宋逸史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大宋逸史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