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船型与航海科技。
北宋文学家张耒(这个乃是苏门学士)曾记述:“南商越贾,高帆巨舻,群行旅集。民居旅肆,烹鱼酾酒,歌谣笑语,联络于两隅。自泗而东,与潮通而还于海。”
不要扯郑和宝船什么甲板上跑马、航空母舰之类的神话,宋船才是真实存在、目前能追溯的东西。宋船大致分福船与沙船。福船亦称“大福船”。福船是一种尖底海船,以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
古代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乘风下压能犁沉敌船,多用船力取胜。福船吃水四米,是深海优良战舰。
1974年七八月间,福建泉川湾后渚港发 掘出一艘宋代海船,尖底而船身扁阔,平面 近似椭圆形,头尖尾方,从龙骨到舷侧有船 板十四行,一到十行是两层船板叠合,十一 到十三行是三层船板叠合,三层总厚度18厘 米(里层8厘米,中层5厘米,外层5厘米), 用三层板是防止附近波浪冲击。船板搭接和 平接两种方法混合使用。板缝有麻丝、竹茹 和桐油灰捣成的鲶合物。泉州古船十三舱, 复原以后的船长34.55米,宽9.9米,深3.27米, 排水量374.4吨。因为有龙骨,所以适合作主力战舰。
而沙船出现于崇明。(也算上海啦。说老实话,上海对中华的贡献,并不是从清末开埠才开始的,至少在伟大航路这个问题上,上海对中华补短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毕竟上海襟江带海,自古的原住民不精通航行是不可想象的。)它的前身,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春申君?)。沙船在宋代称"防沙平底船"。
沙船有许多特点:第一,沙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在风浪中也安全。特别是风向潮向不同时,因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比较安全。第二,沙船能调俄使斗风,顺风逆风都能航行,甚至逆风顶水也能航行,适航性能好。第三,船宽初稳性大,又有各项保持稳性的设备,所以稳性最好。第四,多桅多帆,帆高利于使风,吃水浅,阻力小,快航性好。
沙船方头方尾,俗称"方艄";甲板面宽敞,型深小,干舷低;采用大梁拱,使甲板能迅速排浪;有"出艄"便于安装升降舵,有"虚艄"便于操纵艄篷:多桅多帆,航速比较快,舵面积大又能升降,出海时部分舵叶降到船底以下,能增加舵的效应,减少横漂,遇浅水可以把舵升上。沙船采用平板龙骨,比较弱,宽厚是同级缯船 船的百分之四五十,结构强度仍比其他同级航海帆船大。采用多水密隔舱以提高船的抗沉性。七级风能航行无碍,又能耐浪,所以沙船航程远达非洲。沙船载重量,一般记载说是四千石到六千石(约合五百吨到八百吨),一说是二千石到三千石(约合二百五十吨到四百吨),元代海运大船八九千石(一千二百吨以上)。基本上这就是平底船,不适合远洋航运,只能在近海运行。换言之,只适合浅兰海军,不适合深蓝海军。当然,对于中华以陆军为主的战力,浅兰海军足够了。可惜到了环球探索的大航海2.0时代,平底船就显得弱了。好在我宋仅是大航海1.0时代,伟大航路大多贴近近海,平底船够用了。
就我打游戏的经验看,中国古代有楼船与艨艟两种主力战舰,我估计分别对应福船与沙船。中国古代对海洋需求不大,所以在造船技术等海洋科技树上,并不领先世界。也大概就是宋时的大航海1.0时代,中国的这些技术赶上来了一阵子,但无奈的是很快又被世界抛得远远的了。
从遥远的古代看,在世界文明的中心,有着地中海这个不大不小的练兵场与四周不断争夺海洋霸权的各文明,他们的船只技术远远超过大陆性国家比如中国是可以理解的。比如风帆技术。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中国也渐渐的学会了制造大船和进行航海。中国古代在造船方面取得的成就,比较突出的和与众不同的,纵帆或者叫硬帆,即东亚中华文明区内独有的可以转动的平式梯形斜帆,能根据风向 随时调整张帆的角度;以竹木竿维布帆,重量大,起落迅捷;南宋以后还学会了逆风航行,即走之字形路线。宋朝以后,在海船上普及了水密隔舱除了众所周知的好处外,舱板跟船壳板紧密连结,起着加固船体的作用,不但增加了船舶整体的横向强度,而且取代了加设肋骨的工艺,使造船工艺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