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过,则而永之,即还之势,当于人心留之影,终生不散!——华夏鼎世
君王启在东南海的边上一呆就是好几年,直到确定自己该要孩子的时候,才带着大部分人回夏地的。
“两位前辈不跟我回去了吗?”要说前几年害怕有洪水,但这几年都没见洪水闹过,君王启也就放心了。
伯益和防风氏这些年没少培养能治水的年轻人,也觉得自己这个年纪不适合再回夏地了:“不会了!”
君王启也怕两位老人回夏地,会让自己的政策有些麻烦,所以也就借着这股劲,好好的安排了伯益和防风氏,命其二人可以全华夏各处跑,不受诸侯国的界限。
就这样,正值壮年的君王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夏朝中央——夏地!
夏地的人们早就等得着急了,尤其是那些还没有对相死心的人们。
“君王在上,请受臣子拜见。”君王启见到这些年在中央帮自己治理华夏的臣子们,感动的说道:“我在东南玩命,你们在这里也不是那么容易啊。”
君臣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尤其是到了世袭罔替这样彻底划分阶层的世代,更是可能做错一件事,说错一句话,就会和奴隶打交道。虽然这奴隶是按照华夏法典来衡量做多久的,可是到现在为止,能从奴隶翻身为常人的,寥寥无几。
因为一般变成奴隶的人,其受到的待遇就是非人的,内心长往,自然会和常人不一样。所以所作所为,便更加让常人不可理解。想要翻身,也就难上加难了。
本来在东南沿海的君王启还接到过几次从夏地传来的消息,也都是跟奴隶有关的。但君王启在看完之后,便交给了身边的‘奴隶王’伯益了。
后来伯益也深入研究过,觉得确实里面有些事情很重要,值得商榷,然后又找到君王启,商议了一下。
但是君王启还是不同意上面关于奴隶的一些政策,说这是人性,是需要时间来改变的。
防风氏一直都想知道这些关于奴隶的消息是什么,但君王启和伯益就是不说。
现在君王启回来了,这些不说的,可以算作是秘密的消息,也就必须要拿出来说了:“我在东南沿海的时候,你们就不断的跟我传关于他们的事情,就不知道我很忙很累吗?”
众人都知道君王启的心还是那样,所以也就趁此机会再劝了。
过了不到半年,还在东南边的防风氏,知道了这个秘密——如果教化那些冥顽不灵的奴隶们。
而当防风氏想找伯益说说自己的意见的时候,才发现伯益已经离开这里,往西边去了。
防风氏派人去西边找伯益后的来了消息——伯益已经去世了!
为此防风氏特地去了趟夏地,当面对君王启说起了伯益的事情:“君王,伯益这辈子不容易,给个墓地?”
防风氏之所以说这样的事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奴隶在华夏确立的时候,曾确定奴隶如果到死都没有回复常人的身份,那么就必须抛之荒野,做孤魂野鬼。
君王启是比防风氏来自己这里之前就已经知道伯益逝世了的,所以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思考伯益这个奴隶王的归宿问题:“伯益前辈的事情如果能处理的好,那么奴隶们的心也就安稳了。”
防风氏点了点头,能明显感觉到君王启比离开东南沿海的时候,更加的老练了:“君王所言极是,这是个大问题,对咱们夏朝,对华夏都是不可能避免的话题。”
君王启看着防风氏,有种要不然就由你来做夏朝之相的想法:“防风前辈,您...还能活多久?”
油嘴滑舌只是防风氏的性格而已,实际上防风氏是非常聪慧的:“君王,就这么几年了,我想好好的养个老。”
君王启笑着说道:“既然这样,我也跟不强迫你。你想在哪里养老都随意,我不做限制。”
防风氏随后拜了拜,便离开夏地,说要去南边看看伯益该如何了。
君王启知道防风氏的意思是就这段去南边的时间,让自己好好的琢磨奴隶们的归宿问题,等到了伯益那里之后,按照命令行事。
所以在防风氏离开不久后,君王启就开始了研究奴隶归宿的问题!
为此,君王启还从九州各地寻找了不少犯过罪的奴隶,而且根据他们犯罪后的种种行为,尝试着用人性中最善良的那一面来和奴隶们进行交流。
但是...君王启这次算是处处碰壁了。
因为奴隶们的心思都差不多,都觉得只要成为了奴隶,即便再成人也不可能回到曾经的样子。而且现在基本都是一人犯罪,启家族,氏族,甚至部族都会有影响。
水至清则无鱼,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是所有人都明白的。
可是很奇怪的是,包括伏羲在内的所有做过 华夏统治者的人,好像都想把华夏弄成水至清还有鱼的地方,都想让华夏干净的不能再干净。
如果说华夏在君王启刚刚继位的时候还想着让奴隶们不受教化就能翻身的话,那么经历了和伯益的战争,经历了父亲的离世,在这几年又好好的思考了人生后,便觉得人各有命,教化是要教化,但作用其实并不大。
“你们觉得是不是咱们的教化程度还不够?”君王启觉得自己还真的没办法和那些有文化的前辈们相提并论,所以也只能依靠身边的能人了。
众人对于教化的程度也都是很模糊的,都不知道该如何做。
“这些年有回归常人身份的奴隶吗?”君王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