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听了黄月英的话,心中前思后想,一夜没睡好。
第二天,诸葛亮把徐庶写的信拿出来反反复复地看,觉得颇有几分道理。
过了两天,崔州平派家丁来请,说是前一日钓鱼,钓到一条十多斤重的大鱼,特地请孔明、庞统、石广元、孟公威等几个老友聚一聚,品鱼饮酒,吟诗作赋。
诸葛亮欣然骑马前往,谁曾想刚刚出去,刘备也出发来寻孔明。
刘备驻扎在刘表辖下的新野县,徐庶被曹操用计诓去许都后,刘备一直惴惴不安,既怕曹操再来攻打,又不知徐庶吉凶如何。
前一日,刘备收到徐庶写的书信,告知近况,并且说已经写信去劝孔明,让刘备带着厚礼亲自登门去请,还详细述说了去孔明家的路径。信的末尾还说,孔明的才华十倍于自己,如得孔明出山相助,大业必成!
刘备大喜,于次日备下重礼,让几个士兵挑着,带上二弟关云长,三弟张翼德去访诸葛亮。
时值初夏,草木葱茏,庄稼茁壮成长。前方一座山岗,拔地而起,虽然不太高,但是形势崔巍,苍松古柏,林木森森,一道流水从侧面泻下岗来,流珠溅玉。
刘备一行人按照徐庶信中的指点,一路来到卧龙岗下。
远远看见卧龙岗旁边的农田里,有几个农夫一边劳作,一边放声唱歌:“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卧眠不足。”
刘备听完歌词大喜,说:“二弟,三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农夫唱歌都如此有韵味,意境清高,诸葛亮必定是个高人!”
说完刘备纵马上前,问农夫:“庄汉,请问卧龙先生可是住在这里?”
农夫点点头:“就住在前面卧龙岗上,有一片稀疏的树林,穿过树林,一排茅庐就是他家。”
刘备又问:“你刚才唱的歌词,可是卧龙先生所作?”
农夫点点头:“正是。”
刘备大喜,拍马上了山岗。
关云长和张翼德骑马追上来,张翼德说:“大哥慢点走,挑礼品的士兵是步行,你骑这么快他们赶不上。”
刘备道:“你带着他们慢慢前往,我求贤若渴,先去孔明家了。”
刘备扬鞭催马,率先骑到岗上,路旁花卉盛开,香气袅袅。
刘备无心看景,打马前行,果然找到一片稀疏的树林,树林后面隐约露出一排茅屋。
刘备不敢怠慢,翻身下马,把马系在树林里,步行穿过树林,眼前豁然开朗!
林外是条小河,河水非常清澈透明,河里游鱼可数,悠闲地摇头摆尾游着。
小河上一座木桥,古色古香,桥面铺的木板,木板缝隙中长着不知名的野花,生机盎然。
刘备看看河对面,满眼是一排排青青翠竹,竹林后面,隐约露出石块和泥土垒成的围墙,围墙后面有一排宽敞的茅庐,就是诸葛亮家!
围墙正中间,有座木门,两扇门虚掩着,显然家中有人。
刘备一看大喜,快捷地走过小桥,来到门前。
刘备不好贸然进去,抬手敲门,在外面等候。
没多久,木门“吱呀”一声开了,出来一个十来岁的书童,打量打量刘备,问道:“先生找谁?”
刘备见这书童衣着整洁,唇红齿白,气质不俗,上前施了一礼,问:“请问卧龙先生可在家中?”
书童道:“我家主人出门访友去了,归期不定,先生有什么事?”
刘备刚要说话,后面有人一声大吼:“大哥,俺来了!”
书童一吓,这人说话怎么跟敲锣打鼓似地!
再看看他的脸,头大如斗,络腮胡子,豹头环眼,面色黝黑,非常凶恶!
张翼德说:“大哥,我带着军士把礼品送来了!”
刘备对书童笑道:“我来寻访你家主人,恰巧不在,请把礼物收下吧。”
书童说:“哎,主人不在家,我不好收礼!我连先生的名字都不知道,贸然收下礼物,主人回来,岂不责骂我?”
刘备道:“在下是汉朝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诸葛先生。”
书童说:“我记不得这许多名字。”
刘备:“你只说刘备来访,就可以了。”
书童点点头,说:“我记下了,等我家主人回来,禀报于他。只是礼物不能收,我家主人向来不收礼,请先生还带回去。”
刘备惆怅不已,说:“我一腔热情来请诸葛先生,谁知道缘铿一面!也罢,我改日再来吧!”
刘备谢过书童,领着关云长、张翼德和几个士兵往回走。
归途刘备心里不忙,一路观赏风景。
只见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路边猿猴白鹤出没,也不怕人,林中松篁交翠,郁郁苍苍,气息清新。
刘备忽然看见前面路上走来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朗,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拄着一根木棍迎面走来。
刘备说:“这人想必就是卧龙先生!”急忙下马向前施礼,问:“先生莫不是卧龙先生?”
那人问:“将军是谁?”
刘备说:“在下刘备!”
那人说:“我不是孔明,是住在孔明屋后的邻居,叫石松林。”
刘备说:“先生与孔明比邻而居,想必也是高人,可否请教一二?”
那人说:“在下名不经传,何以将军认为我是高人?”
刘备笑道:“但凡山清水秀的地方,不是出才子,就是出佳人,古来如此!”
石松林听了很是受用,说:“我平时与孔明多有来往,他的性情,我也略知一二,将军为何要寻孔明?”
刘备看看路边树林里有块大石,说:“请先生坐下叙话。”
二人对坐于林间石上,关云长、张翼德在一旁守卫。
刘备说:“如今天下大乱,四方不安,我要拜见孔明,求教安邦定国之策。”
石松林笑道:“您要平定战乱,虽然是仁义之心,但是自古以来,治乱无常。汉高祖斩蛇起义,取代暴秦,是由乱而入治;到了汉平帝年间,太平了二百年,王莽篡位,天下又由治入乱;汉光武帝中兴汉室,一统山河,天下又由乱而入治。”
“到现在又太平了二百年,民安已久,干戈四起,天下正由治入乱,这是定数。我夜观星象,汉室气数衰微,将军想请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怕不容易,徒费心力!岂不闻顺天者安逸,逆天者徒劳;定数如此,人力岂可挽回?”
刘备说:“先生所言,实在是高见。但是我身为汉室宗亲,理当匡扶汉室,怎敢因为虚妄的定数而罢手?”
石松林见刘备听不进去,改口说:“我一介山野村夫,不足以谈论天下事,将军还是去找孔明吧?告辞。”
刘备说:“先生谈吐高雅,请先生同去新野县,早晚向先生请教,如何?”
石松林摇摇头说:“我向来闲懒,无意于功名很久了,将军还是去请卧龙吧,他日再会!”
说完,对着刘备施了个礼,转身走了。
刘备只好和关云长、张翼德上马回去。
路上张翼德愤愤地说:“找孔明没找到,却遇上这么个腐儒,闲扯半天!”
刘备笑道:“三弟,这人也是个高明的隐士,只是可惜不肯出山罢了。”
刘备回到新野,过了几天,派人去打探孔明回家了没有。
谁知孔明仍然不在家,原来是师父水镜先生病了,病情还很沉重,孔明住在水镜山庄,日夜伺候老师汤药,难得回家一趟,故此刘备遇不到孔明!
刘备心急如焚,几次派人去打探,黄月英得知后,不敢说出孔明在水镜山庄,就让书童敷衍说出去游玩了。
因为水镜先生没有儿子,平时最器重孔明,把孔明当儿子看待!现在水镜先生病重,如果诸葛亮被刘备请去,不能尽弟子的孝道,万一水镜先生不幸病死,诸葛亮要受世人的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