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长调兵遣将,准备攻击樊城,谁想曹操先动手了!
曹操明白,荆州是关云长亲自把守的重镇,经营多年,不易攻打,干脆留给孙权去打;而襄阳没有什么名将,夏侯惇父子前往,对付守将糜芳、傅士仁就足够了。
夏侯惇面对赵子龙、诸葛亮束手无策,对付糜芳、傅士仁却不费力。
夏侯惇和儿子夏侯存带兵两万,抄小路疾行,专走偏僻的山道,竟然没被汉军发觉,偷偷来到襄阳城下,已是晚上。
夏侯惇偷偷埋伏在树林里看,城上刁斗森严,不住地有士兵巡逻,防备倒是严密。
夏侯惇对儿子夏侯存说:“看来襄阳已有防备,我留在这里,你带五百名神箭手,多带火箭,多带大鼓,绕到襄阳南门,火烧城楼。”
夏侯存遵命,悄悄来到南门,等到夜深人静,突然发难,命五百名神箭手齐射火箭,顿时南门城楼着火。
夏侯存亲自擂鼓,五百名神箭手一起呐喊,声势惊人。
汉军在睡梦中被惊醒,急忙上城楼救火;夏侯存下令五百名神箭手放箭,救火的汉兵不住地有人中箭倒下,汉兵以为敌军大军攻城,急忙去禀报糜芳、傅士仁。
糜芳问有多少敌军?汉兵在黑夜中哪里看得清楚,就说敌军众多,声势浩大,鼓声震天,应该是大军。
糜芳来不及多想,也猜不透到底是魏军,还是吴军来攻城;急调北门、东门、西门三门的士兵去增援南门,一边派人通知傅士仁。
夏侯惇埋伏在北门外,眼看到城楼上的汉兵纷纷攘攘地往南走,去支援南门了,心中大喜。
汉兵大部分被调走,夏侯惇急令士兵架起云梯攻城,一边让弓箭兵朝城上射箭掩护。
北门城楼上守城的汉兵人少,抵挡不住;被魏军攻上城楼,一顿砍杀,大部被歼灭,小部分逃向南门,向糜芳、傅士仁报信。
糜芳、傅士仁正在南门救火,黑夜之中,也不知道城外有多少敌军,不敢开城应战。
一听说北门失守,是魏军攻进来了;糜芳、傅士仁大惊,也不敢出南门,下令部下绕到东门,开东门突围,逃往荆州,随从的不到一万士兵。
糜芳、傅士仁自知罪重,逃到荆州命手下士兵把自己反绑,跪倒荆州大堂请罪。
关云长正在大堂上调派人马,荆襄共有四十万人马,留下十万兵马守卫荆州,由毛仁、苟璋统领,谋士伊籍、蒯良也留守荆州,出谋划策,糜竺为监军。再派十万兵马分赴各郡增援,以防万一;派关平、周仓、廖化、赵累、王甫和谋士马良率二十万军马于荆州城外驻扎,准备出征。
关云长调派完毕,正要出发,忽然看见糜芳、傅士仁自缚请罪,吃了一惊。
关云长问起情由,二将如实相告。
关云长气愤填膺,拍案大怒道:“大胆糜芳、傅士仁!之前就有探马禀报我,你们两个狗头在襄阳日日饮酒,夜夜酣睡,守城之责,全不放在心上;夜里从不值夜,全部交给手下!荆州的总巡哨赵累、王甫去襄阳,你们就收敛几日,他们一走,你们照饮不误!现在丧师失地,还有何面目来见我?来人,速将这两个不法将推出斩首!”
糜芳、傅士仁吓得直哆嗦,傅士仁小声对糜芳说:“路上我就劝你,干脆降魏算了,关云长的脾气太大,我们回荆州凶多吉少!偏偏你仗着是主公刘备的小舅子,说刘备念旧,关云长看在故去的糜夫人面上,不会杀我们!现在可好,要死一起死!”
糜芳低头不语,堂上糜竺急忙说情:“关君侯,请听下官一言。我妹妹糜夫人嫁给汉中王多年,情深义笃,虽然在长坂坡投井身亡,我兄弟二人与汉中王毕竟仍有郎舅之谊。吾兄糜芳跟随汉中王多年,乃汉室要臣,也有微劳;傅士仁之兄傅彤镇守葭萌关,一方太守,若杀此二人,于军不利,可令二人戴罪立功,夺回襄阳。”
关云长想到糜竺与傅彤都是忠心耿耿,屡立功劳,要是斩了这两个罪将,在大哥面前不好交代;再说求情的人是汉中王的使者糜竺,这点面子是一定要给的。
关云长沉思片刻,下令给糜芳、傅士仁松绑,免死,重打三十军棍。
糜竺不好再求情,就听得糜芳、傅士仁当堂被打,杀猪般嚎叫。
打完二人,关云长气消了些,罚糜芳去守南郡,如再犯事,二罪俱罚!
二人满面羞渐,拜谢了不杀之恩,诺诺而去。其实这两个人都是小人,怀恨在心,日后关云长兵败,二人闭关不出,不让关云长进城,以至于关云长败走麦城,麦城是个小城,兵微粮少,最终守不住,关云长被害!
关云长打发了糜芳、傅士仁,商议收复襄阳的事。
糜竺说:“君侯,我与毛仁、苟璋二将守荆州,必无后顾之忧;君侯可尽起二十万大军,去收复襄阳,然后直接北上攻取樊城!”
关云长大喜,立刻下令:“元俭听令。”
元俭是廖化的字,廖化原先是黄巾军,在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时,曾经主动投靠关云长。但关云长嫌弃他是贼人出身,没有接纳;后来刘备进川,路遇廖化等五将,廖化投汉,成为蜀国后期的大将。
以后姜维九伐中原,廖化屡为先锋,越战越勇。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到那个时候,蜀国的名将死的死,亡的亡,剩下的人本领都很一般,只能让廖化来当先锋了。
其实廖化本领并不差,使一口三尖两刃刀,不但能马战,也能步战,是关云长的心腹之将。只是关云长等五虎上将,名声太大,风头太盛,此时显不出廖化的本领。
廖化今年也已年过五十,在沙场上不大出名;诸葛亮识才,特地从西川把他调来荆州,成为关云长的得力助手。此时听得关云长叫喊,廖化应声而出,道:“末将廖化在。”
关云长点点头,说:“将令一支,领兵五千,为头队正先锋,攻拔襄阳。”
“末将遵命。”廖化接令退下,点兵出发。
关云长继续发令:“关平听令!”
关平是在建安十年被关云长收为螟蛉义子,当时十八岁,如今三十二岁;人到中年,加上关云长悉心调教、指点刀法,武艺大有长进,已仅次于关云长,是关云长的一条得力臂膀。
关平出来施礼,关云长说:“命你领兵五千,作为二队接应,前往襄阳。”
“是。”关平接令退下。
关云长继续发令:“赵累、王甫听令。”
二将应声而出,关云长说:“命你二将领兵一万,为后队,护卫粮饷。”
“是。”二人齐声应道。
关云长又派人传令给水军统领左贤、潘才,命他二将谨慎把守江边烽火台,勤加巡视,谨防东吴来犯;然后自领剩下的十几万大军,作为中军,浩浩荡荡开赴襄阳。
大军行军到晚上,关云长下令扎营休息,自己秉烛读书。
关云长今年五十八岁,红脸长须,被誉为美髯公。如今年事渐高,这一绺长须美髯也略显花白了,依然是头戴青巾,身披绿袍,腰悬龙泉宝剑,足登软底战靴,容颜稍衰,威仪尚在。
此时关云长正在房内读书,面前的案几上放着《春秋》,看一段,沉思片刻,又回味半晌,百看不厌,全伸贯注。
身旁伺立的是周仓,他手捧青龙偃月刀,也是目不斜视,看着旁边的书和主人。如今的周仓不似以往那样莽撞无知,跟着关云长识了些字,读了些书,虽然对《春秋》上说的意思不甚明了,但也知晓了不少古事名人。每每见关云长看书看得出神,脸上露出神色来,周仓也会伴着主人或笑或怒,同忧同乐,倒也懂了许多道理。
关云长从建安十七年守荆州,到建安二十四年,前后八年之久。荆襄九郡安如泰山,既无江东之忧,也无许都之患,四境清平,无刀兵之扰、征伐之害。因此,刘备无后顾之虑,可以全力以赴地夺取西川,再克汉中,成就三分天下。这就是关云长对汉室基业的莫大之功,任何人都无法同他比拟。
关云长坐在寝帐之中,点着红烛,在案上翻开百看不厌的《春秋》,又聚精会神地阅读起来;关云长不睡,周仓也绝不会打盹,守候在一旁。
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望着潜心读书的主人,关心地说道:“主人,来日还要行军,早早安歇吧。”